我本不是个爱读名著的人,可能是小时候接触书的机会不多,上学后更是不敢看那些男男女女的爱情小说,直到高中毕业,看过的小说一只手也就能拿够数的过来。上了大学,有了充分的时间和选择方式,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内心,一股脑儿把感兴趣的书看了一个遍。
二十世纪的开始是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短短几年间,电脑从笨重的台式机变成了便于携带的笔记本,手机从砖头的大小和重量,变得越来越轻薄,网络更是从一根根线变成了看不见的卫星信号,网络上的世界也从简单的传输文件变成了信息和舆论的战场。如今的我们提到网络,会有网络小说、网络红人、网络段子、网络用语。。。。。。说起这二十年来网络的变化,可以说的真是太多了,幸好今天不说它,所以赶快回到我的名著上吧。
大学期间我对于网络小说看了太多了,并不是没有接触名著的机会,相反名著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占了总书籍数量的一半还要多,从藏书的年代也可以看出,我们学校还是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我经常穿梭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没有足够的凳子、桌子,我们只能捧着书、靠着墙,尽量让自己的姿势能够舒服一点,图书馆里的趣事有很多,却没有遇到一个有趣的人,所以这四年的图书馆时间好像缺少了一种浪漫的感觉。
《简-爱》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经典名著,这时的自己已经离开校园几年了,如果不是因为参加读书活动,可能我依然不会捧起她,不会开启名著之旅。以前的我很好奇,究竟什么样的小说才能让人赞叹不已,才能成为流传百年、千年的著作,我曾以为,只有像《西游记》、《红楼梦》这样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才能成为经典,我也会幻想,如今自己阅读的这些网络小说,会不会在多年后,也是后人赞叹的一本奇书,想来想去才发现,没有看过经典,怎么能知道经典是什么样。
国内的经典我们从小就听说,像《西游记》、《水浒传》这样的故事,对于八零、九零后的人们也算是耳熟能详,对于我来说,对于名著的观念也就停留在了这里。看了《简爱》,我才开始认识国外的名著,更是从中了解了那个时代英国人、法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我想这也正是一些名著的重要意义,从情景的描写,到人物的刻画,以及各阶层人民的思想描述,充分的体现了那个时代,那个国家,那些人民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
突然发现自己总是扯到很远,不时的需要重新看看题目,提醒自己《简爱》才是我要说的重点。简-爱是一个父母双亡孤儿,从小被舅母、表兄表姐欺负的女孩,带着“坏孩子”的名号进入了一所基督教学校,6年的学习生活,2年的工作生涯,让一个个性十足的小女孩学会了谦卑,命运的抉择在18岁那年,她离开了生活8年的学校,来到了一座华贵而陌生的房子,成为了一名家庭教师,在这里她认识了这个彻底改变他人生的男人—罗切斯特,爱情的火花在两人相处的一年时间里越烧越旺,排除了前方的小荆棘,终于步入了庄严的教堂,可直到这一刻,简爱等来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欺骗。没有吵闹,没有埋怨,简爱就像来的时候一样,穿着简单的衣衫,拿着微薄的路费,离开了这座曾经充满向往的房子。
在任何一个时代,没有金钱都是不行的,即使是才华横溢的简-爱,在脱离了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也险些没有了生命,还好遇到了圣-约翰,他是个牧师,也是个善良的人,正是有了他的出现,才让简-爱的故事有了后来,他是简爱的表哥,得到简-爱分给的遗产后,前往印度拯救更多的人,直至自己生命的尽头,他曾经想要成为的简-爱的丈夫,可终究还是抵不过罗切斯特在简-爱心中的位置。他的人生奉献给了主,虽然我对这种有些偏执的行为不能理解,但还是充满了敬佩。
说回简-爱吧,毕竟谈论的是爱情,但我又不想去评价,毕竟对于那个年代的那个国家,我们并不了解,只能从简-爱的心里活动中,来体会对这段感情的不舍,即使这段爱情中夹杂着欺骗和试探,她依然不会去恨他、怨他,直到最后因为许久没有收到他的消息,孤身前往了那个曾经有梦的地方,去见她无数次在梦里相聚的那个人。
事实是残酷的,没有家产,没了眼睛,让曾经意气风发的罗切斯特变得敏感而没有安全感,而简的回归,似乎弥补了一切,但他依然害怕,害怕这样的自己更加不配拥有那位美丽的姑娘,更何况她有了钱,也有了更好的选择在等待,他真的很害怕。而这时的简却觉得更有安全感,没有了等级的差别,没有了第三者的束缚,在这个隐居的山林里,不用去在乎任何人的想法,自由自在的和他享受这里的山水和阳光。
结局的两人是幸福的,罗切斯特的眼睛也有所好转,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终于变成了想要的那种简单。
看完了这本书,我发现原来书里的爱情都是那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即使猜到结局两人是幸福的,也要知道他们的不易才能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也才更能明白,为什么只是手牵手,就能那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