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接触过育儿知识的父母,应该都听过“父母最好要保持情绪的平和、稳定,不要随意对孩子发脾气”的告诫。观点肯定是没错。
但是,有不少父母因此被吓得够呛,生怕自己某几次发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了很糟糕的影响,于是走了极端,将“再生气也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定为自己的最高目标。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够难的。
我之前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打卡。打卡内容是,承诺“21天不生气、不对孩子发脾气”。过了21天,我问她:打卡成果如何?她不好意思地笑。再一看,朋友圈的打卡内容已经被她删掉了。这种“绝对不能向孩子发脾气”的执念,有时候不仅没用,反倒还可能有害。为什么?
举两个例子,大家感受下。
一位妈妈脾气有点急。为此她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学会克制。上午发的誓,下午就翻车了。她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不小心把孩子的一个小玩具给弄坏了。孩子在那里哼哼唧唧半天,妈妈的内心开始上火。她觉得儿子有点故意闹事,但还是忍住没发火,甚至耐住性子跟儿子道了歉。不道歉倒也罢。妈妈说:“按照以前,我对他凶一点,估计他早就消停了。我道完歉,他却哭起来了,对着我又是喊又是叫的。我气极了,最后还是狠狠地吼了他,胖揍了他一顿。”
这是个好笑又好气的例子。为什么妈妈道了歉,孩子还在哭?因为情绪即使被接纳了,也不会立刻马上就消失不见。它有可能会慢慢消退,也有可能会有新的情绪被激发。
如果妈妈能够真的蹲下来,去真正允许孩子有情绪的释放,那么孩子慢慢就会安静下来。但是,这个妈妈为何做不到呢?
因为她一开始就错了。她一开始的努力目标,就是“忍受”。因为做妈妈的已经憋着火、忍着脾气了,却不被孩子“领情”,于是产生了一种微妙的难堪跟耻辱感:我已经如此克制,对你妥协了,你竟然还不接受,还要继续发脾气。努力背后,暗藏着对情绪的否认、打压,以及对孩子屈尊降贵的施舍感。于是,最初那个“不得已的忍让”,最后仿佛就是为下一次的爆发做准备。亲子间那个情绪的碰撞,反倒更加惨烈。孩子和家长也都因此倍感折磨和挫败。
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
前两天带孩子出去玩,看到一个妈妈不小心碰倒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妈妈赶紧跟孩子说了对不起。谁知孩子仍然哭。妈妈就没有耐心了,忍不住说,我都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那个小孩才3岁多,当然没法回答妈妈的问题。她只是望着妈妈怨愤的模样,眼神里含满了恐惧,越哭越痛……
这些情景,其实都是家长错误地将“不能向孩子发脾气”等同于回避情绪、打压情绪导致的。
因为做父母的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接纳,就别提接纳孩子的情绪了。因为父母认定自己的情绪是糟糕的、需要被消除掉的,于是认定那个随时可能哭闹的孩子,也不过是个不可理喻的、未开化的小东西。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可言,这样的克制和忍耐,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才怪。
做父母的,真的就不能对孩子发脾气、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失控?未必。
有时候,恰是父母发脾气的举动,会让孩子感受到界限。而孩子绝对需要界限,否则他们会非常迷失,而且感觉不被爱。
下面是个在心理圈流传很广的案例。
说是国外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很疼爱自己的女儿。而且,因熟稔育儿心理知识,他太懂得如何养孩子了,从来都不曾对女儿发过火、红过脸,更别提打骂、批评、指责什么的了。有一天,他回到家,一打开门看到惊险一幕——他家是复式楼,女儿正坐在家里的楼梯扶手上,快速地从上往下滑着冲刺。那一瞬间,这位心理学家感觉有一股无名火从脚底涌上脑门。他没想到自己深爱的女儿会做出这种可能伤害自己的举动,暴怒之下他冲到女儿面前,给了她一巴掌。
打完女儿,心理学家自己也愣住了。那一刻,他的内心复杂。他自己那么爱女儿,从未在女儿面前失控过,这一次,是怎么了?他觉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就在这时,女儿先反应过来。她开口道:“爸爸,我今天终于知道,你是爱我的了。”
身为心理学家的父亲很震惊。这时候他才开始明白,界限原本也是爱的一部分。平日里,他已经为女儿提供了一个很有爱的成长环境,而他打向女儿的那一巴掌,就是界限。是在对孩子说:我爱你,可是你需要保护好你自己,这也是我爱你的一部分,我会紧张你可能伤害到你的那些举动。最关键的是,在他失控的那一刻,他表现的更像一个鲜活的、有温度的、触手可及的人。
我们是人,所以再努力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而且,越是爱和在乎,越可能在某个时候爱到失去理智;以至于说出一些过激的话,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无形之中给孩子带去了一些伤害。但是这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它是正常的,可理解的。
这并不是鼓动父母去打骂孩子,我也特别反对育儿中打骂孩子和情绪失控的行为;但更建议父母们尽量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去和孩子做沟通。
当我们不再去跟情绪为敌,也不再去跟孩子在情绪上计较,当我们对孩子的情绪有真正的接纳和允许,这个时候,教育才会真正地发生。
所以,与其强迫自己为了孩子而各种“憋着”“忍着”,不如多多关注一下自己。当你好了,情绪顺畅了,你的孩子自然就有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