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出生在1992年,从小生活在胡同的大杂院里的他,接触的都是朴实自然的人,有着非常温暖的童年记忆。老北京人的特性在他身上发挥著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形成了现在真实、接地气的个人气质和表演风格。
张一山走上表演之路几乎是毫无设计的,由于从小性格顽皮,在家坐不住,他被母亲送到武术班学习武术,后被旁边影视班的朱老师相中。在朱老师的介绍下,靠着一些运气,他先后参演了《小兵张嘎》、《家有儿女》等电视剧,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
但他出演《家有儿女》时仅仅12岁,那时的他还不完全懂什么是演戏,更多的凭靠天赋和灵气。而现在的他已经25岁,真正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塑造人物,凭着对艺术、对角色和对剧本的感觉,创造理想中的东西。
回顾张一山的演艺之路,其实并不算顺畅,他坦言曾经历过一段尴尬的时期。拍完《家有儿女》之后,他从一个家喻户晓的童星,渐渐长成公众视野里“长残”的男演员。转型总是童星面对的最大困难,在看似沉寂的那些年里,他也拍过不少军旅题材的作品,但都反响平平。
后来张一山选择继续深造,顺利考上北影,几乎主动从公众视野里销声匿迹。他在大学期间从未接戏,回归到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他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认为大学生活是很重要的一段经历。他不仅想学知识,还想交一些朋友。每星期他都会和室友一起吃顿饭,对学校组织的活动特别积极地报名参与。排毕业大戏时,同学因为在外面接戏而放弃,他却从头跟到尾,在毕业大戏中呈现出非常成熟的表演。
表面上,对于观众会不会逐渐遗忘他,他看起来很平静。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在为未来积蓄着力量。他说自己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等待至少证明机会的存在,张一山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主演网剧《余罪》,点击量破20亿,更被贴上新晋国民老公的标签,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从12年前《家有儿女》中古灵精怪的刘星到现在的新晋“国民老公”余罪,张一山实现了两次爆红。
事实上,张一山曾经并非《余罪》男一号的第一人选。导演张睿一开始先后见了几个热门演员,但都缺乏余罪身上接地气的生活质感。而张一山见导演时,呈现的便是最日常最朴素的自己,完全没有刻意装扮,正是他的这份真实感为他赢得这个角色。后来他更把这种个人风格带入戏中,之后的《余罪》中超过一半的戏份,他都选择不上妆。
拍《余罪》时,张一山特意让工作人员把剧本打印成单页,他反复研究角色,揣摩台词,并对人物进行二次加工,在背面写的笔记比台词都要多,后来能演绎出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余罪,靠的就是他的这份认真与踏实。
朋友眼中的他在生活中是一个老派、仗义的人,像个三四十岁的北京爷们。他喜欢唱歌,平时爱听王杰、李宗盛这样的老歌手。他不玩计算机游戏,爱看港剧,跟朋友打篮球,吃饭聊天。作为演员,他到现在最爱吃的依旧是盒饭和拉面,他也不懂如何保养自己,平常只喝开水和小米粥。这样的生活似乎与他的年龄并不相符,但或许正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帮助他形成了生活化的表演风格。
性格直爽的他,不喜欢做作,不喜欢装,拒绝做偶像,几乎没有出演过偶像剧,他也自认形象不适合走偶像路线。“当偶像太累,私生活永远会被人盯着。”他不喜欢连生活都被人监视的感觉。他说,“偶像”仅是工作,生活中尽量过得真实。
如今他已经25岁,每年平稳地接三四部戏,拒绝向公众分享自己的私生活,没有作品的时候,大部分的红毯邀请也会拒绝。褪去少年的幼稚,他变得成熟起来,逐渐清楚一个男人的责任与担当。但荧幕上的他仿佛还带着一张棱角分明,稚气未脱的脸庞,相由心生,不管世界多么复杂,他还坚守着内心的纯净,活得像一个天真的少年。
而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张一山的回答是:一个普通的演员,喜欢表演,有小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