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景可待成追忆,忽复乘舟怀锦年

“瑾年。”

“江瑾年。”

“瑾年姑娘!”

千呼万唤始出来, 此时铃铛才婷婷袅袅地打开店门,露出未逢织锦的招牌。笑盈盈地迎上来:“贵客哎,杨大娘,今儿怎么来找我们姑娘了。”

杨大娘早适应了这毒舌的小丫头,只是笑道:“快点,死丫头,又不是来找你的,把你家瑾年姑娘叫出来,周老太太要办寿宴啦,我受命来买些红锦布,再做件新衣哟。”

铃铛手一摆,“请跟我来吧大娘。”

“姑娘,姑娘,贵客上门了哟。”

倚在后院美人靠上的瑾年放下手中的《孟子》,轻轻眯了眯眼睛,淡淡地一挥衣袖,靛青色的绣花鞋踏在青石板上,芊芊玉指撩起暗红色鲤鱼织锦,笑意浅浅:“不知周老夫人七十大寿要何种深度的红色呢?”一边说着,一边玉手一摆,让杨大娘在宾客位上落座。

“云青,上茶。”

待到云青将砌好的太平猴魁承到木桌上,铃铛已经选好了五条适当的色号,一字排开摆于铺桌之上。

杨大娘笑弯了眼:“我瞧这颜色道没多大差别,还烦请姑娘细说个中区别与用途,如此用心些,我与老夫人也好交差。”

瑾年也一副平常的标准微笑,巧声开口:“这条中间的,”,纤手一指,“便是平常人家用的正红,一般婚宴时采用。”,手指接着一挑:“这条呢,便是适于五十六十左右的寿宴了”,又拿起最后一条与第一条对比:“最后的呢,太黯淡,怕老太太不高兴,前面的略鲜艳,又怕老太太嫌弃色泽。”随即放下那两卷布匹,偏头一笑:“我给大娘推荐呢,还是第三和第四,若要正式些,便第四,随意年轻些,第三是首选,第二道也无不可。”

杨大娘笑道:“姑娘果真嘴巧可人儿,那老身就挑第三条七匹做装饰,第四条给老太太做件新锦衣,可就麻烦姑娘们了哦。”

“杨大娘着实客气了,本是应该的,锦衣何时来取合适?”温婉的青丝垂落在白净的脸庞,嘴角扬起恰到好处的笑意,一挥衣袖,示意铃铛拿起算盘算账。

大娘抿了一口茶,不免看出年轻时的优雅干练,“两月之后,不知姑娘可得空?”

瑾年接过铃铛递过来的账单,轻放在青花茶具边:“一月半足矣,烦请大娘将周老太太尺码交给瑾年。”

大娘悠然收下账单,递出一帖红色请帖与一张注明了尺码的信笺,笑道:“姑娘自知老太太最喜欢你了,所以两月后必须抽空来一趟贺寿啊。”

顿了顿,“一定一定。”

“好的,两月后老身来取货,先走一步了啊。”

瑾年起身,招手让云青送行,柔声道:“大娘慢走。”

铃铛扶着瑾年回到后院,巧然开口:“姑娘干嘛答应周家的邀请?”

瑾年轻笑一声,眼神黯然,似乎包含着无奈与不屑:“周家如此主动来请我,不去,白不去。”

北宋时期,经济飞速发展,京杭大运河边的扬州城,日新月异,纺织业与织锦业,蓬勃到人们无法想象。

“扬州城扬州城,有位瑾年姑娘不得了,东家请西家要,未逢织锦头一号!”童谣就随着运河流淌,在江南水乡里绵绵软软,细秀绵长。

细密清丽的竹林镶嵌在粉墙黛瓦之间,一抹黑影停留于墙上,冷冷望着院墙那边的后院小轩,嘴角扬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江瑾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阴阳眼女孩 长条形的柜台上摆放着七八个棕灰色的粗陶罐,里面盛着当地土法子酿出的果酒,都用蓝印花布封了口。 这是...
    乌斯国高员外阅读 4,811评论 9 15
  • 【今日拆文】《女人必须每天坚持做的一件事情》源自十点读书 【原文结构及思想提炼】我是女人,有一件事情想说给你听。本...
    婉雯W阅读 1,202评论 4 5
  • 2016.07.23 自从准备南戴河之行,一直没有理发,回来这么长时间,头发长得受不了了。 周五晚上吃完饭,照理请...
    摹喵居士阅读 910评论 0 0
  • 嗨,2017的自己,这是第一次,这样称呼你,也是最后一次,因为我马上就离开你,去见2018的自己了。 今天早上偶然...
    锦书几万重阅读 2,972评论 0 1
  • 俗话说:“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但,对于我这个不能拼爹不能拼娘的孩子,从小就缺乏安全感的女孩,要做...
    天使的安慰阅读 1,3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