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价,通常流传这样的观点:‘“不管是卧铺、硬卧、软座还是硬座,先上车再说。因为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你当时所处的位置有可能是房价的最低点,在当时那个时间节点入手永远都不亏。
大多数人的智慧总是正确的,事实也这样被证明了。就拿亳州市房价来言,自己就经历并见证了“去库存”中房价暴涨的过程。
从2016年6月底自己刚参加的时的均价5000左右,再到今天的均价8000,两年多的时间,涨幅竟达到60%。
果然房子没有让大家失望过,不管是投资还是刚需,简直是妥妥稳赚不赔的买卖,渐渐的先前坚定不买房者,逐渐的成为了买房的主力军,争先恐后的加入到买房一族。
对于房子,他们充满了恐惧。虽然现在房价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他们担心哪天房价再次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如果再不不入手的话,未来只能“望房兴叹”。
在别人的催促下,便匆匆忙忙的凑够了首付,等着银行放款后,本以为可以稍微舒下心,可是这却是错乱生活的开始。每个月4000-6000+的还贷压力,对于刚进入社会工作不久,资历尚浅、工资还在增长期的90后买房主力军而言,无疑是横亘在面前的巨大问题,生活也过的一地鸡毛。
一个好朋友在合肥房价最贵的时入手了一套房,两个家庭东拼西凑凑够了首付,勉强过了“首付关”,可是随之而来面临的便是每个月的月供压力。
听朋友在刚开始还房贷的时候,不敢消费、不敢下餐馆,不敢买衣服,甚至连短途旅游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每天基本上都是节衣缩食,就这样一直熬着,过的很痛苦。
别人外表光鲜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所知的心酸,洒落在别人身上的雪,我们无从得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的过冬。
买房子需要勇气,还房贷更需要耐心,毕竟这是一个长达20-30年的持续战,必须保持全力冲刺阶段,不能停歇,唯有全力以赴。
看到身边许多人被房贷折磨的已是满身疲惫,自己不禁打了退堂鼓,为了还房贷而不得不每天满身鸡血却又一脸疲惫的样子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状态,我更喜欢静水深流和生活的仪式感。
更重要的是关注个人成长和投资理财。
关于成长。在每次情绪被“房子”叨扰的心神不宁的时候,时常默默地问自己:究竟是个人成长重要?还是把生活所有的可能都维系在一套房子上面重要?
在拿着锤子人的眼里到处都是钉子,同样当自己满脑子都是房子的时候,一切似乎都不重要,眼睛里只有房子,生活的重心也只是围绕着房子转。
而每个人更应该留出一些个人空间,认真工作,精致生活。其实有时候自己也在赌,在可以看得见的方向上,野蛮成长。
关于投资。投资是我们早晚都需要面对的事情,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越重要。因为一切的经济行为最终也会以投资的形式安放,小的个人的财富自由,大到家族的财富传承。
就拿自己所在皖北的一个地级市而言,以较基准利率上浮20%(即年化利率5.88%)买一套上百万的房子,在目前房价不上涨的情况下,一款普通的P2P理财产品完全可以覆盖并超过这个收益。
而买房以后每个月要过的战战兢兢,对投资失败的焦虑会被无限放大,既而会选择收益率较低的理财产品,而对优质的股票、基金充耳不闻,远远的避开,这也就意味只能保持最基本的收益,从而错过了财富快速增长的“直通车”。
并不是每个人都在认真生活, 我们都需要过着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一个人的时候,时常问问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把当下的生活清晰的描绘出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未来想去哪儿?
然后把未来10年自己所渴望的生活模样描绘出来,越详细越好,很多人通常能预测到1年后的情况,却对3-5年甚至10年以后的自己充耳不闻,生活缺乏一种期待感。
建立自己的“梦想相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此时内心的一个声音时刻在提醒自己:关注个人成长,专注投资理财方向。
《原则》有这样的一句话:把每个难题的解决看做一个谜题,解谜之后能够获得宝藏,这些宝藏可以使你变得更强,只有把一切关乎点放在自身成长上,财务自由只是随之而来的一项附属品而已。”
同样关注个人成长,房子到时也只不过是一件附属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