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问我为什么喜欢看《金枝欲孽》?
因为它展现了极具血肉感的宫廷群像,
哪怕戏份不多,
哪怕只是配角,
也都闪现着各自的人物光彩,
就像聪慧的福雅,一辈子都在为他人活着,
为义父徐公公入宫,
为孙白杨自毁长城,自残,也只为能常常见到他,甚至可以毫无犹豫为他去死。
最后为救妹妹出宫,不惜服毒自尽。
就算狠毒如皇后,为人阴险,不在乎他人的尊严,不在乎他人的生死,
但当他在她唯一在乎的丈夫面前,讲真情、说真话的时候,
回赠给她的,只有丈夫满脸的不信任和厌恶。
哪怕是忠厚老实的常永禄,
他也“歹毒”过,“阴暗”过,
为了让安茜留下来,他将皇后害死安茜奶奶的事情告诉她,劝说她报仇,
或许再善良的人也会想,
我一辈子都不能出这宫墙,我也不希望你能。
《金枝欲孽》没有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对立,
有的只是一个个有私心、有爱恨普普通通的福雅们、皇后们和常永禄们,
这或许就是《金枝欲孽》首播距今15年,却依然被大家津津乐道,甚至封为宫斗剧巅峰的原因。
它不像其他的宫斗剧给我们营造一个“我讨厌你,就能打倒你”的美梦,
或者是“不完美的世界,遇到一个人就完美”的童话,
没有大仇得报、惩恶扬善的酣畅;
也没有升职加薪、打怪升级的快感;
它好似在讲宫斗,却又不仅仅在讲宫斗。
随处可见的破败,
随处可见的荒凉,
就像是一场荒唐又无常的悲剧,
每个人都带着似乎必须一往无前的理由,走进了这个斗兽场。
尔淳斗,是为了报答义父徐公公的养育之恩,因此她半辈子的训练,都是相助义父完成“大业”,
她实现了吗?
徐公公的妻子失手杀了徐公公,
就这样,没有阴谋,没有诡计,尔淳的信仰,甚至努力活着的理由都没了。
安茜斗,是为了给奶奶报仇,为此她甚至牺牲了与爱人长相厮守的生活。
她报仇了吗?
她还没开始就被皇后抓住把柄。
玉莹斗,是想只是小妾的额娘在家中能抬头做人,
她实现了吗?
如果说玉莹借种的昏招败露,
只能通过自尽挽回家中颜面,保住额娘脸上光彩算的话,那也勉强算得偿所愿。
当她们义无反顾的冲进去,
拼命想要抓住什么的时候,慢慢的却连自己都失去了。
而霸气的如妃呢?
她铁石心肠,城府颇深,甚至连鬼都不怕
都是小格格的出生,却唤起了她内心的柔软,并成为了她的软肋,
为此失宠的她不在反抗,默默忍受着一切,但即使这样,小格格依然因为先天不足而夭折,
或许就是因为太想得到,
或许就是因为因为愿意拿自己的爱情、良心、自由、尊严,
甚至生命去换。
所以宫内的红墙才会显得那么的高,
空中翻腾的云才会显得那么的波诡无常,
有道是,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世事无常,总是这样事与愿违。
就像玉莹知道孙白杨喜欢自己后,
假意和安茜联合诬陷尔淳和孙白杨,
实则想要逼安茜救人,却低估了自己对孙白杨的感强,最后后悔莫及。
也像《金枝欲孽》片头,一张张禁锢在深宫中的脸,一张纸像死去之人的眼,
不过是挣扎于人性和情感中的悲歌。
但挣扎得仅仅只是她们吗?
《金枝欲孽》的监制,戚其义曾经直接说:我们只不过将这些,化成一个以紫禁城为历史背景的戏,带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为此他和编辑写剧本前天天看新闻,从时事新闻中汲取素材来构思剧本。
所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是她们,还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自己也会经历一些事情,比如职场的斗争,人生的起落,
或者只是晚上回家时,孤零零一个人的落寞。
俗事凡尘也许只是更高更大的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