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职场教练MIKA,上次我们讲到了职场发展问题,谈到了运用生涯工具——生涯四看(向上看,向内看,向左右看,向外看),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首先,今天我们还是一起来看几个案例:
小王刚毕业一年,是公司的人事专员,每天就是处理一 些文件资料,给经理打打下手觉得很没劲,还老被挑刺,认为应该做些有价值的事。
马先生29岁,在一家外企做销售经理,同事关系很好, 做事一直很拼,希望自己升到总监,而公司两次提升都 没轮到自己,很不平衡……
珊珊今年26岁,毕业两年,从外企到私企,从行政到人事,经历了3次跳槽,每份工作都不满意,时间都不长。 近期收到的面试通知少之又少,面试时给的待遇也不高,很苦恼……
肖女士33岁,在目前这家民营互联网公司做项目管理4年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提升,工作热情越来越低,有点消极怠工……总想换家公司试试。
这样的案例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呢,又有哪类人最容易出现职场发展问题呢?
1) 刚入职场不满两年的职场新人;
2) 刚转职到新领域的职场人士(换岗或转型);
3) 遇到职场瓶颈的职场老人。
而遇到的主要是两类问题:1)适应问题(干不了);2)倦怠问题(不想干)。
很顺利的又到我们介绍生涯工具的时间啦,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是非常有名的CD模型(又称:人职匹配模型)。CD模型即著名的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因为起源于明尼苏达大学而得名,主要揭示的是自我与职业的匹配关系,通过下面的图相信会一目了然。
回到最初的案例,
案例1)中,小王每天都是处理文件资料,给经理打下手,还总被挑刺,这是CD模型里的成功线,属于适应问题(干不了),也是小王能力不足的问题。
案例2)中,马先生工作很拼,却总得不到晋升,CD模型里的成功线,属于适应问题(干不了),也是马先生对于企业的要求不明的问题。
案例3)中,珊珊外企到私企,从行政到人事,经历了3次跳槽,每份工作都不满意,时间都不长。这是CD模型中的幸福线,属于倦怠问题(不想干),是自我的需求不明。
案例4)中,肖女士不知道有没有晋升的机会,工作热情越来越低,有点消极怠工,这是CD模型中的幸福线,属于倦怠问题(不想干),企业给与的回馈较低,不能匹配个人的需求。
遇到职场适应或者职场倦怠问题,我们要怎么去解决和面对呢,我们下篇来讲。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