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同龄人,听说我看动漫,第一反应是:“这么大了,还看这些东西呀?”
我确实看动漫,而且也看很久了,但我真的不把它们以为是耻辱。
我第一次接触动漫的年龄比较小,三年级,刚刚认清楚字。那时候哪知道B站,就用迅雷和暴风影音,找封面好看的看,也没有什么版权问题或是资源被禁的情况。
后来版权问题严抓,很多动漫下架被禁。我在各个平台辗转,但对动漫的热爱不减。
现在版权和限制比以前多得多,再加上动漫质量不断下降,我对当下热门的动漫也没什么热情了。
“幼稚”“低龄”“血腥”“暴力”“色情”,这是多数人对动漫的印象。
我否认幼稚和低龄,就像很多童话故事大人也可以看一样,对作品的理解度也是因自身层次和个人境遇而改变的。但后面三个词我不否认,特别是近年来的动漫,有些过度商业化,针对其消费群,大量生产“卖肉”“装逼”的套路,销量不错、大受欢迎,但其现实意义我选择避而不谈。
那为什么我依然喜欢“动漫”?
最大原因是,他们的世界很精彩。当你从一个小小的屏幕里,看到他们突然穿进异世界的有趣遭遇,看到他们结成好友共同追求梦想(这个很多),或是看到一段绮丽的爱情(神作《CL》)、一次巧合的相遇(《Air》)、一场漫长的暗恋(《四月是你的谎言》)等等,即使是你没有经历过的场景,你也会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开心或悲伤。温暖我的故事、引起我思考的作品、我喜欢的角色依然层出不穷,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喜爱这些作品?
其次,有一部分动漫,的确具有现实意义。有些就像小说一样,能反映社会问题(《新世纪福音战士》)。有些动漫的背景设定很有趣,比如对人工智能后续发展的猜想(《刀剑神域UW篇》)。作品世界观的设定或许是对人类社会阶层的反映(《秽翼的尤斯蒂娅》)。有些外表看似幼稚,实际剧情颇有深度(《魔法少女小圆》)。
既然接触了动漫,它自然对我是有影响的。但是我认为,它们的负面影响要比正面影响小很多。我从动漫里理解了友情、爱情,收获了一次次欢乐或是悲伤,接触到一个个新奇的想法;当然,同时也因为动漫里描述的爱情,对现实生活中的恋爱产生了过高期望。
如果你身边有人看动漫,你需要了解到,动漫只是一种创作形式。它和其他的艺术文学创作一样,有不恰当的内容,但并不是所有都是不恰当的内容。
如果你自己看动漫,不需要对其他人太过拘谨,但是你要深深明白:第一,动漫和自己的生活是有区别的,不要因为看动漫而和家人朋友渐渐疏远,或是和社会脱节;第二,不是所有动漫都足够有益,它们需要我们去除糟粕后才能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