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勇于开口,突破自己
前日,爸爸看到在儿子班级群里班主任发的通知,五一放假两天,4月30日下午三点至5月2日下午七点。按惯例,儿子会在放假前一天的傍晚七点之前电话爸爸,让爸爸去接。爸爸说这次接不了儿子,因为下午三点公司有会。昨日直至九点也没接到儿的电话,我有些焦虑,问爸爸怎么办?爸爸回答: 不用管,儿子做事稳重,相信他会处理好这件事。明天会打电话的,如果接不到他的电话,我会和班主任联系,让他自己坐班线车回家。
直到今天下午三点,爸爸也没和我联系,我忍不住电话爸爸问情况,爸爸在开会,急匆匆地告诉我上午已微信班主任,让他转告儿子自己坐车回家。既然爸爸已经安排好了,我就安心做自己的事。谁知下午四点半,我正坐在公交车上准备去看我妈,爸爸电话过来,语气有些急,问我在家没有,他现在赶到芜湖高铁站(无为班线车的到站点)去接儿子,让我回家等儿子,因为儿子没带家门钥匙。
当我急匆匆地往回赶,快到小区门口,迎面一个高大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竟然是儿子!那荡开在脸上的笑是从心底绽放的。此时刚刚五点,我正疑惑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儿笑着说: 今天只花了一元钱回来的。原来儿子是坐班主任的私家车回来的,到芜湖后,班主任还特意将儿送到公交车站,儿花了一块钱坐车,走了两站路回到家的。儿说包车需要150元,班线车的车站又忘了在哪儿,关键是身上没有手机,没有现金。只得向班主任求助,他问了儿的住址,正好顺路带回芜湖。
在车上,陈老师问儿: 考上理想学校有把握吗?儿答: 有把握。又问: 把握多大?儿答: 百分之七、八十。儿说: 班主任他们都有考核的,班级考得不好会扣奖金的。他现在把宝押在我身上。我对儿说: 你可别有压力。儿轻松地回答: 我才不会呢。
无法想象前几天去原高中参加口语考试时,还不敢打电话给班主任问考场的儿,如今竟然当面向他刚认识两个月的班主任提出捎带顺路回家,并在车上应答自如。这要得益于爸爸践行居说,一次次地逼,儿子才能够一次次地突破。
二、施加压力,变为动力
儿子开心地说: 这次数学考了全班第一。我平静地嗯了一声,问了句多少分啊?70分,其他同学都是二、三十分。不过数学老师现在对我有要求了,下次如果达不到80分,缺一分打五板子。其他同学是达不到50分挨板子。我调侃儿: 那你做好挨板子的准备,其实挨板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立即打断我,自信地说:我是不可能挨板子的,这是铁板钉钉的事。
三、时刻托举,注入能量
儿子对爸爸说: 新剃须刀特别好用。这是上次返校前经爸爸批准,儿子用自己的200元买的。爸爸试了一下,也说好用。并对儿子说: 上大学之后也能用。爸爸抓住机会托举儿子,给儿子注入能量。
一会儿子给爸爸看他的高中韩同学的省考体育成绩,总分全省第一,爸爸平和地说不错。儿子在高一时与韩同学玩得很好,几乎每天回来都提到他,高二韩去了文科班两人分开。儿子问爸爸: 我认识的人咋都这么牛?爸爸答: 因为你很牛。
四、责任在肩,知止而止
晚饭后,儿子提出看电影《复联4》,需要三个小时,爸爸同意,并上网查了影院。提出让儿子自己去看,因自己喝了酒,不能开车,并有早睡习惯。我提出陪儿去看。儿子考虑了一下,决定不看。我说可以明天去看,儿答: 明天要做作业。七点刚过,澡也没洗,进房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