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刚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朋友就滴滴来了消息,哎哟,稀奇,一直“全部可见”的你,如今是怎么了?难道是过年七大姑八大姨百般刁难,让你逃离了朋友圈?
我笑答,“对呀,躲清净去咯。”其实,我只是不想再在朋友圈里活得有模有样了,决不!朋友圈那个我离现实的我越来越远了,我怕有一天自己会“精神分裂”,认不得自己,为了拒绝做“精分”,所以我也开始逃离朋友圈了。 “三天可见”的这段时间,我没有停止发朋友圈,只是发圈的鼓点还和之前一致,总是有感而发,蓄势待发。基于这样的节奏,我点开自己的朋友圈通常是一条消息可见,或者空白……
我自认为的逃离,不过是在隐藏过往,旧人已是旧相识,新人却曾未可知。上学时喜欢动不动就发圈,大感小感,只要芝麻大点情绪就会堂而皇之地入眼,现在让我翻开13年初用微信时的朋友圈,打底的是一条赤裸裸的励志语,接踵而至的是各种美文、励志“链接”,这不禁让我自己狂喜了一回,原来大学的我是如此“好学、上进”。工作之后的朋友圈,坚持工作生活七三开,上班时间绝对不发圈,发圈也会秒删,因为突然想到领导会看到,这要被发现可是要落个不认真工作的罪名,于是多数的美圈都来自于下班后,周末愉快时。于是这三分的生活,让我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文青”,恰到角度的自拍照,美如画的风景照,网红店的打卡标签,偶尔地艺术博物馆,如此种种,而其实我只是那条想做“真文青”的“假咸鱼”,积极向上偶尔瘫。
不知道微信团队“三天可见”的初衷,但我现在只用它记录生活,不想让圈内人看到,但又特别想记录此刻,就仅自己可见。想和大家分享我此刻转瞬即逝的快乐,那么就“三天可见”,毕竟我的热度也只有三分钟。2019,我有了新的开始,也一直在坚持做自己,希望圈里的大家都可以开心快乐,不管可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