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很快发现事物的本质,而有些人却一直不明白?看似无解的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总能找到关键因素并快速解决了?这些人到底运用了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接下来我想通过我本周阅读的一本书《如何系统思考》告诉你什么是系统思考,如何才能掌握这种思考能力,如何运用系统思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看到系统思考这个词,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但是对于整体性思维,全局思维,也许你会很熟悉,就是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而不是就事论事。而系统思考本质上就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主动地“建构”和“解构”的思维能力。
下面我就为大家解析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系统思考?
第一,系统思考能转变我们单向的思维模式,从全局看待问题。系统思考是整体性的思维模式,所以就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看待问题,而不是只看到单方面的问题。
比如:零售公司第一季度为扩大销售额→采取促销手段→广告宣传、商品折扣、送货上门等,促使销售额增长50%,但是第二季度该公司的销售额却下降了50%。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第一季度搞活动,吸引许多顾客提前购买,而总需求容量本身没有太大的提高,这样使得第二季度的市场需求急剧下降。
这就是只看到部分,没有看到整体的单向思维模式,销售人员只看到了一个因果关系为了提高销售额,推出促销手段,所以治标不治本,问题看似解决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还引出了其他问题,比如第二季度销售额下降。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看问题的表面或者某个部分,而看不到隐藏在问题背后一些本质上的结构性行为。这样在解决问题时,也只是把问题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个部分,没有彻底的解决。这样,就导致了今日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成了明日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二:系统思考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杀牛的技术可以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刀用了十几年依然锋利如初,而其他厨师的刀用几个月就钝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庖丁在解牛的时候,看的不是牛的表面,而是牛的肌肉、骨骼和关节等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他顺着牛的身体结构,一会功夫这头牛就像是被拆解下来的零部件,被完美的拆解了,在庖丁眼里,牛只是各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只有看到牛身上各个部位之间的联系,并理清楚各个部位的要害,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切中要害。
第三:系统思考能让我们看清事物之间存在的延迟现象。各个事物之间有相互作用,存在滞后性,是动态发展的。比如,我们洗澡时调节水温,当你调节完之后,水温不会马上达到你预期的舒适温度,过一会才会有变化,可能有时候你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调节到舒适的温度,这就是滞后性,也可以理解为延迟。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但却难以被人们发现,这是因为滞后性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才会被反映出来。
曾经有一副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推到左边一个大骨牌,他告诉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骨牌不会倒下了压倒他,而他没有看到骨牌倒向另外一个,而后又压倒下一个,一个接一个,最后形成一个圈,从他右边击中他,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个效应中就可以看到时间的延迟,也可以看到事态是动态发展的,一个小的行为可以引发一个大的影响。类似的还有蝴蝶效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是一个小的行为一段时间后,酿成大祸。
所以说如果没有系统思考能力,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能用整体的视角看事物,也不能透过现象观察到事物的本质,意识不到事物的发展是动态的,总是会不知不觉陷入一些循环的事件中,仿佛永远无解。你愿意让自己的人生永远这样吗?如果不想这样,跟我一起学习系统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