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文集》初读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生活》             ——读《序言》有感

2023.12.18  为爱读书,幸福共长

《陶行知教育文集》初读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生活》

            ——读《序言》有感

摘录

      一句话概括陶行知主张的五个方面:要从整个生活出发,过整个的生活,受整个的教育。

✍️有感


      写在前:今天刚拿到这本巨著,内心波澜四起。这本巨著,巨在“厚度”,巨在“体格”,巨在“思想”,巨在“影响”……我要与伟人、哲人、教育人隔空对话了。好久未读教育著作的自己着实有些欣喜和幸福,这种化学反应,只有读书才会发生。感谢张校长和工作室成员的引领,共生长[玫瑰]共幸福[玫瑰]


      翻了序言,整体感受是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杜威和陶老的主张虽“翻了筋斗”,但不冲突,不违和,是辩证统一的。陶老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自己的哲学思想,加入了新的理解。

      随即又翻了1930年《生活即教育》一文,挖井的例子让人印象深刻,若教育不能为生活所用,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由此,我想到蔡校长的两大主张。       

    一、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二、培养未来社会领军人物。

      链接 “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正如书中第226页所言:社会即学校则不然,他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任他能任意翱翔,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从这句话我理解到:片面的教育是学校的教育,全面的教育应是无边无界的,是自由呼吸的。我们所办的没有围墙的学校,就是要将教育与生活完全打通。教育是途径,会生活是目的。如果教育只停留在理论的高阁上,学校的围墙内,那教育就是‘“作秀”。我们学校的社团、研学、假期实践作业就是“教学做合一”的具体体现。也只有让教育真的走近、走进生活,教育才有生命,才灵动,才有意义。

      再链接培养未来社会领军人物。教育不是终极目的,热爱生活且会生活,热爱祖国且忠诚祖国,大到能在未来领军一方,小到能在未来守职守责,这是目的。所以教育要适应未来,要有前瞻性。

    《生活即教育》有段陶老的话:我希望乡村教师要办今日之学校,不要办明日之学校。办今日之学校,使小学生过今日的生活,受今日之教育。

      借用陶老的话语格式,我进行了改编:

      要办今日之学校,也要办明日之学校。办今日之学校,使中学生过今日之生活,受今日之教育。办明日之学校,使中学生适应未来发展,走向明日之教育。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生活,走向未来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走向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