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六月七号了,现在是八点二十,离开考还有四十分钟,我现在在外语楼语音室,准备上英语……
其实今天没准备写东西,最近比较忙,其实也不知道忙什么,可能是忙着追《欢乐颂》和《白鹿原》吧。
昨天晚上和我的两个好朋友发了信息,希望她们从容淡定的面对,其实说实话,我自己都做不到从容,高考的时候我很紧张,应该说是非常紧张。
说到高考,我想起来了三年高中生活的考试生涯。说一个有点狼狈的事情,好像从高二开始,每次大型考试,包括月考期中期末,考前十五分钟,会响一个会发答题卡的铃声,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在厕所。那时候考试真的是太紧张了,因为我学习很一般,也可以说到了高二,我已经跟不上老师步伐了,但我又是一个比较有志气的孩子(我自己这样认为),所以每次给予考试的期望都很大,但每次考的都不满意,甚至不会过我们学校划的二本线。
高中我觉得很黑暗,其实是努力但不够用心罢了。
高二,我和我们班一个很优秀的男生同桌,他很聪明很瘦很帅,懂的也很多,羽毛球篮球打的都非常好,他现在在山警。一开始我们同桌都很开心,后来我发现,他会在早自习唱歌,我自认为扰乱了我的晨读,其实那些英语短文,我背一个晨读,他只需课前读两三遍就会背诵了。我有点嫉妒他,同时又讨厌他早自习唱歌。
原本很开心,本来也可以很开心,毕竟他是那么优秀的人,高一还是火箭班的。可关系就这样被压抑的我搞砸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可真压抑,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可还是一个差等生,但那时候就是做不到释然。追溯到高一选文理的时候,我那时候文科比理科好太多了,我并不喜欢物理化学这些理科的东西,反而喜欢地理历史,因为我觉得这些知识会对我今后的写作有帮助,那时候可真是喜欢写东西呀,我还参加了校报社,但是我们老班管的太严了,后来就不让我去了。但是高一下学期,我还是偷偷的在校报投稿了,最后刊登在了校报上,注明了年级和班级,一篇文章给我们高一一级部加了好几分,级部也给我们班加了几分,再加上那时候成绩也从班级的三四十名进步到了班级的十几名,老班也不再反对我去报社了,可是那时候我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喜欢去报社了,可能是成绩的进步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喜悦吧。
高一下学期,我觉得很快乐,这些快乐是自己的努力和成绩的进步给予我的。
选文理的时候,我询问了我爸爸之后,我选择了理科,那时候自己也很懵懂,听别人说文科不容易找工作什么的。老班把我叫到办公室好多次,都是劝我选文的事情,从成绩和我自己的爱好方面他都认为文科更适合我。那时候我还不喜欢老班,应该说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他,他脾气很大,喜欢骂人,又是级部副主任,脾气大的很。理所当然,我也不喜欢他,对于他给我的建议我并没有听从,还是选择了理。
我不知道是我听从爸爸的话还是故意和老班作对,我就是选择了理。上了高二我就发现,我真的错了,因为没有文科,期中考试我考四十多名,我开始怀疑自己了,想去学文科了,那时候还是可以改的,但是我没有勇气。
按我高一的成绩,我要是选择文科,我会在文科的实验班,要是现在转去文科,会是在普通班,并且高二班里的人刚刚熟悉,去一个陌生的成绩不好的文科班,我没有勇气去打破常规。
可能所有让我压抑的事情都源自于我没有一个打破常规的心❤。
大学会有很多时间自己支配,我也经常回想以前,多愁善感。对于自己这种顺从的性格真是厌恶,和我一样喜欢文学的两个高二同学,一个选择文,一个和我一样选择了理,选文的那个女生现在在青岛理工大学,那个选理的女生现在在高考考场做语文试卷。
那时候我们都很喜欢看文学书。那时候一个月才能轮一次半个小时去图书馆的机会,每次可以借一本书,很多情况因为考试,图书馆就关门了。可在那仅有的几次去图书馆的机会,我们还是很幸运的邂逅了白落梅,学理的女生喜欢林徽因,她那时借了一本白落梅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也邂逅了我的女神,到现在她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张爱玲,那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看了四五遍,真真的爱上了这个民国的天才女子。
也就是那本书打开了我的视野,后来走进了三毛的世界。暑假的时候,买了白落梅的三本书,买了三毛的一套书籍,买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买了一些民国才女的书,高一的那个暑假,买了好多好多书,其实很多都是盗版的,因为是在网上买的,尽量买便宜的,这样就可以多买几本。
那个暑假也是让我文学功底大增的时候,我小时候虽然喜欢书,但很少买,因为新华书店的书不打折,小时候家附近也没有书店。
后来高二的时候,我的作文分数大增,高一的时候作文六十分一般是四十五分左右,字体干净但不是很好看,内容也不是很好。
但是到了高二,我的字突然比之前好看了许多,看起来大气美观,作文的内容也很丰富,老师经常夸我的作文题材新颖,语言美,有诗意。那时候我特别喜欢作文课,虽说有时候两节课写不出一段话,但是可以看两个小时的课外书,老师不会说什么的,然后我会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把作文写好。虽说会耽误很多作业,但每次受到语文老师的点名表扬,就觉得很开心(其实那些物理化学题我也不敢兴趣)。
高二我的作文成绩一般就是五十二左右,好的话就是五十六分,我还记得一次好像是五十七分。那时候只有作文可以给我带来成就感。
我记得小学那时候我就写小说,其实是喜欢仙女,喜欢那些神话,就喜欢幻想成为仙女,然后构造故事情节,写下来。所以初中的时候,同学都觉得我语文功底好,其实也不然。那时候看的书很少很少,写的东西实在太太幼稚了。其实我爸爸知道我喜欢写东西,周围的同学也知道,但是我却是写不出什么东西来,看的书有限,太有限了。
现在大学了,一个小伙伴给我推荐了简书这个软件,有时候就会随意写点什么,每次学校征文我也会投稿,但只是刚刚入围,得了优秀奖。毕竟是理科生,看书写作都是自己挤时间的,文科生有写作课,也会在课堂一起探讨作家作品。我觉得与他们相差甚远。可是上次回家,爸爸给我说了一句话,歌唱家刘欢不是学音乐的,鲁迅之前也不是写文章。只要是热爱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觉得会很对。
只要是热爱,一切都不难。
不是说高考吗,我也不知道怎么扯出了这么多东西。
写都写了,总不能删了吧。
这一年,这两个小伙伴给我发了好多信息,我并不是一一回复的,仔细想想还是一点内疚的,昨天主动送去了问候,希望她们好好加油。
我所在的大学图书馆据说是山东第二大图书馆,我去过齐工大,山中医,曲师大图书馆,确实是没有我们的好,不论从构造还是书籍储备都不如我们学校。我喜欢图书馆,喜欢在这里借书。在图书馆我看了,张爱玲的《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同学少年多不贱》,蔡崇达的《皮囊》,雪小禅的《银碗盛雪,繁花不惊》,安妮宝贝的《彼岸花》《素年锦时》还有毕淑敏的,琦君的,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还有还有……忘记了……还有一些时光暖心小说散文,其实有些零散。现在还没有涉及外国的作品,其实我想看一些日本的作品,像了解太宰治,村上春树,夏目漱石这些人,不是潜在,而是想很了解。其实还有陈丹燕的书籍,我买了一本《咖啡苦不苦》,但并没有认真的看下去,我喜欢这个作家,只是她的作品我现在还不想去深入了解,她是一个旅行家,全世界的旅行。她有一个作品集,好像有十一本书吧,都是她的旅行日记。我现在还没有想了解世界的企图,我现在还局限于中国女作家,等我把这些看完了,再去了解外国文化,再去看她的书籍。不过她的书真的很好,不论是文字还是书籍的纸质。
经过这一年,我也知道了图书馆大致的放书的位置,哪些馆是外国文集,一些作家的书,在哪个书架上……
其实想想看书真的是很开心的。
我可能走不了文学这条路,但当做自己的爱好也是很好的。
我喜欢画画,写字,摘抄,大学有三个摘抄本。我暑假想去学毛笔字,然后再好好看看我上一年买的素描书。
刚开始进入大学会有很多新鲜感,告别了高中的压抑,到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但时间稍微一久,就会觉得迷茫,若是没有社团和组织,就会很空虚和无聊,或许也会沉迷于游戏和网剧。说实话我也喜欢追剧。大学慢慢适应吧。我一直想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有趣的人。我觉得这很难,我还是有很多的自卑感的,不过,慢慢修炼吧。
我在大学知道了很多新颖的东西,我学习日语,了解了动漫,喜欢上了日剧,在心中埋下了去日留学的种子。可能也只是种子罢了。加了好多好友,包括各国的留学生们。看了很多的电影,知道了b站这个好的软件。觉得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不是之前想象中的那么遥远……(其实还很遥远,只是比以前近了一点)
高考这场考试可以改变你,去一个好城市,去一个好学校,享受更好的资源教育,看很多的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我觉得,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但是,我高考考的并不好,所以我上的大学也不好,真的很不好,专业也不是我喜欢的,但我并不觉得可悲,周思成说“重要的东西不喜欢,喜欢的东西不重要”,他学英语如此,我的专业亦是如此,不喜欢但我并不讨厌。大学总是有优势的,那就是图书馆很好吧。
(今天莫名其妙的说了那么多,真的算是发牢骚,真不该。)
不过,还是希望你们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