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有三个特征:
1.观点不一
2.对话造成的结果很重要
3.沟通过程中更可能产生激烈的情绪波动
例如借钱,处理工作中的不同意见,带小孩的分歧,父母催婚等。
为什么我们经常处理不好关键沟通?
1.面对危险时,漫长的进化使我们习惯于战斗或逃跑,所以我们往往会选择争吵(战斗)或者回避(逃跑)模式。
2.现在的我们多处在巨大压力之下,在沟通不顺时容易出现过激反应。
3.我们的沟通能力并未受过专业化的培养,这在教育界是一片空白,而想做好一件事,是需要经过刻意练习的。
4.交流双方在沟通技巧的缺乏下,语气声调表情的处理不当使攻击性出现,并且相互激发,进入了负循环。
沟通是很重要的,曾有人调查过全世界几百家企业的两千两百多个跨部门的合作项目,通过观察其沟通方式预测该项目能否成功,预测准确率达90%。
还有人通过观察夫妻间的沟通是否是健康良性的,来预测他们会不会离婚,准确度也达到了90%以上(不过这个数据应该是国外的,中国可能会低一点)。
多数中国人对观点不合的应对方式是压制想法,不对话不沟通,但这长期来看并非是一个好办法,一来消极情绪终会爆发,而来现实问题并未解决。
什么是对话呢?
对话其实是想法的共享,两个人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经过交流碰撞,都能了解到更多东西,也更容易提出更好的,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办法。
而不对话则绝对是有害无利的。
分歧越大,我们就应该更积极地交流,因为我们能够通过对方来了解一个全新的思路,这种经历对我们本身无疑也是极好的。
要处理好关键对话,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我们要强调对话双方的共同目的;第二,我们要营造一个富有安全感的文化氛围。
关于是否应该考研:
是否考研的话是看个人情况的,比如(1)你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2)家人的要求(3)你觉得社会上的三年锻炼和读研三年,那个你觉得对你更有分量(4)你愿不愿意以及有没有能力再重新经历一次与高考类似的心路历程(5)考研后的专业跟自己预期工作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比较个性化的,需要我们自己去好好思考,作出取舍,只要你想清楚了,那考不考都是对的。
关于上课问题:
早上的课有时候我们会睡过,这个的话(1)大家设个闹(2)还有就是舍友之间互相叫一下(3)再有就是调整一下作息,每天睡早一点,争取早上的课都能够按时到教室。
还有一个是作业事宜:
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没听清,学委也不是很确定,这个的话我跟学委商量过了,他以后下课会把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留一下,以后也方便联系,同时也能够做到确定以及肯定地通知。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毕业时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谢谢~
无戒365训练营极限挑战第1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