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去超市总是不想带女儿一起去,一方面是感觉带孩子很麻烦,要提很多东西,孩子总是磨蹭蹭的,很耽误事。另外一方面是害怕孩子看见什么要什么,如果囊中羞涩不给买的话,当众难堪。
一度养成了自己一个人去超市,按计划买东西,遇上什么节日就就按自己的想法,随便给孩子买个玩具算了。
后来渐渐发现,女儿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四岁可以这样,五岁就不满意我的审美了,虽然她还是会开心地把玩具接过去,但没几分钟就会嫌弃,然后跟在我屁股后念叨,妈妈能不能给我买个……
起初我不以为然,还老说她,你怎么还没玩几分钟就说要买新的,能不能多玩一阵再说?妈妈小时候什么玩具都没有,如果有人随便给我一个玩具,我会永远喜欢的……
后来逐渐觉察到,孩子与我是独立的两个个体,我不应该用自己的想法定义女儿,她有表达喜欢还是不喜欢的权利。
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去超市会带上女儿,让她自己在超市随便看。很多次女儿都让我很诧异,她对每样事物都感兴趣,看看转转,然后就走了,根本没有撒泼打滚要买什么。
好多次我都有些疑惑和愧疚,不知道是不是给女儿压抑太多了,不敢买吗?
今天带着女儿去超市买菜,我拉着她像去了玩具区,告诉女儿,今天可以买一个玩具,因为要过年了,可以买些玩具庆祝过新年。女儿很开心,在玩具专柜那里转来转去,拿拿这个放下,再拿拿那个又放下。
过了好长时间,女儿说,妈妈我能不能都买?我不假思索地拒绝了,然后就后悔了,问自己为啥拒绝呢?追问之下,意识到,是怕给孩子养成溺爱的坏习惯。但这种思想并不是从自己来的,是过往在很多电视看到的观念或者亲戚随口说的细节。
给孩子买两个玩具就会带坏孩子,养成坏习惯吗?并没有啊!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模糊感觉,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正当我陷入沉思的时候,女儿选好了玩具,放进购物车里,然后让我等一下她,她要把手里的另一个玩具放回去。
我立即叫住女儿,对她说,今天可以都买。女儿听了很开心。
回到家,看女儿从拆包装到一件件拿出来,每一个都爱不释手的样子,很投入很享受,我很羡慕,甚至还有一丝“嫉妒”,没错,渴望自己回到小时候……
最近,因为跳槽换行,压力陡增,面对未知的领域内心有过诸多惶恐,写反思日记、陪孩子、看育儿书的时间都无法保证。此刻,为了交007作业,逼迫自己记录一下今天的感受。
我想,下次带女儿去超市,可以在出门前就跟女儿商量,今天买玩具的计划金额,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女儿自己作主。既可以应用算术,又给了女儿适度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