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偏逢风雨狂”,端午节临近将至,广州这座兼备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摩登感的城市正在经受断断续续的风雨,酷热难耐的温度因此有所下降,但是雨雾迷蒙的天气却最容易将人满腔的感性与细腻的感情聚拢,掀起一场心情上的龙卷风。
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嘛,这种天气和思乡十分地相配。
仔细一想,这已经是第五个不在老家过端午的年头了!时间真是快到让人措手不及啊。我们在争分夺秒的极力向前时,那些原本充满仪式感的事物与节日也渐渐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容易因为佳节的一点庆祝与较往日稍丰盛一点的餐饭满足的心也不再那么轻易被满足,笑点好像也日渐变高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当下棘手的事情与不可预知的未来茫然的焦虑感。而节日似乎也就成了一种好不容易等候来的短暂休憩时机与商场里永远打不完的折扣和促销。
朋友送来一份某品牌的水晶粽,无论从颜色还是外形上来看,的确很诱人,让人忍不住赶紧下口为快。而吃进嘴里的那一刻,便已觉察出这味道还是不能和以前在家里吃的粽子相比,前者有饱腹感,但却丝毫不能让人产生味觉上的愉悦。而后者味道醇厚馨香,以至于萦绕唇齿与心头数年,却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能找得到这种感觉。是味觉变得挑剔了吗?还是食材或者哪一道工序出了问题呢?
或许全都不是。而事实大概是自决定只身前往外面的世界之时起,那些只能在生你养你的土地上发生、孕育的心情与知觉注定要一步步和你远离。你选择追寻另一方你认为承载你的未来与梦想的天空时,你曾经拥有与浸淫的环境基因就已经被落在身后,但是却不会彻底抛掉,它们会在你内心慢慢沉淀堆积,始终同行在你前进的路上,然后在每一个你因为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时候不断提醒你这就是家的味道,这就是你后来拥有了很多但是费尽周折却再也不能轻易找回的东西。我们的成长和时代变迁一样,总是把珍贵且一去不返的东西陆续抛开,日后冠之以怀旧的名分再来缅怀数遍。
以前还是年少无知的黄毛小孩儿时,未曾远离西北家乡,对于如端午一样的每一个节日都和朴实敦厚而传统的家乡人们一起度过,在一个注重传承与敬畏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的背景里过节,该有的仪式化程序一个都不能少,无形之中便赋予了这些节日更多的文化历史感与虔诚信奉的崇敬感。
在我们那儿,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母亲们或者奶奶们要连夜为家里的小孩子们手工制作利用五彩线做成的“花花绳”,端午节当天早早为孩子们戴在脖子、手腕和脚腕上,并用事先买好的雄黄粉涂在孩子的耳朵和手心上,用来驱赶蚊虫的同时也驱邪。而最重要的是端午节当天,孩子们要在胸前佩戴好多荷包(我们当地方言叫wu chu chu),这是一种由心灵手巧的妇女们手工缝制的各种各样的布艺品,有十二生肖、花朵形状以及其他样式,端午节前几天的大街上挂满了这样的荷包,绝对算得上那些天最好看的风景!每一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手工精湛又漂亮的荷包样式,让人眼花缭乱,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往往不知道该选哪些。孩子们端午当天会带着这些荷包聚在一块玩耍,比比谁的荷包多,谁的好看,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端午的一场狂欢。
而每一户人家也会将之前准备好的艾草挂在自家门前辟邪,端午时节正是艾草生长丰茂之时,一大朵一大朵深绿的艾草也是端午的标志。这一天的午饭会吃甜粽子,通常由糯米或者谷米和红枣、糖包裹在粽叶里成三角体形,然后用细绳绑紧上锅煮。除此之外,端午的标配还会有甜糯米饭以及酒麸子,类似于一种饮料,是用酒曲和麦仁或者大米发酵而成,喝起来唇齿清香且有淡淡的酒味儿。
2011年我高考前夕正是端午,舅妈送了我俩个荷包,一只绿色的猴子和黄色的猴子,他们都怀抱蟠桃,舅妈说希望我高考顺利,如今这两只猴子还挂在我的床前。而这是我迄今在家过得最后一个端午。
不在家乡过的第五个端午节,窗外的雨愈发大,好想来一个甜粽,喝一碗酒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