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惨死车祸,七旬江婆婆当了女媳的护工

2019-08-18

字数:4207

                      01

村里人都夸赞江婆婆:“像个男人一样,上山砍柴、种地犁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江婆婆还有一门独特的手艺:编草帘子和草谷墩。草帘子可不是挂着挡风用的,而是今天我们称之为床垫的东西。

几十年前,一张木床上面铺一张结实、暖和的稻草帘子,再铺上一层褥子,上面铺上床单,就是一张舒舒服服的床了。那个年代,农村人基本家家户户都使用稻草帘子当床垫。

草谷墩就是稻草编制的凳子。农村人真的穷啊,很多人家买不起家俱。屁股坐的凳子,要么是山上的树桩头,要么就是草谷墩。

秋天收稻谷的季节,江婆婆准备好干净匀称的稻草,整整齐齐码放在屋里,冬天农闲时,就在家里编制草帘子和草谷墩。每逢街子天就挑到集市上去卖。

十乡八里,拥有这门手艺的只是江婆婆独一人,所以生意不错,每年都靠手艺也挣一些钱贴补家用。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家家户户粮食不够吃,很多人家都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几乎每顿饭都要掺杂着玉米、小麦、红薯等杂粮才能填饱肚子。

闺女带小伙伴回家吃饭,她家木甄子里蒸的是玉米面果饭,江婆婆把白米饭舀进闺女和小伙伴碗中,其他人吃的是玉米面果饭。

从这等小事可看出,江婆婆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02

江婆婆个子矮小,但身体结实,19岁从邻村嫁进江家,生育一儿一女,儿子老实忠厚,闺女如花似玉。按理说一家四口日子和和美美。

偏偏婆婆强势不讲理,而老伴江公公是个禺孝儿子,什么都听老娘的,跟媳妇从来说不到一块儿,年轻时经常三句话不到就开始争吵,继而大打出手。~。村里老人说:“这两口子婚头不合,两个都属虎,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尽管江婆婆也有一身力气,可是一个女人怎么打得过男人?所以经常被丈夫打得下不了床。

他家简陋的三间屋子里,江婆婆领着闺女住东屋,江公公领着儿子住西屋。中间的堂屋用来做饭,两口子历来都是各做各的饭。

尽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夫妻形同陌路,外表是一家人,可事实上,关系早已破裂。

江婆婆不爱讲话,成天上山放牛砍柴,下地种庄稼。印象中,她总是忙忙碌碌,不是挑一大担柴,就是背一大篮子猪草,要么在小山一样的稻草堆里忙活着。

她虽大字不识一个,却希望儿女有文化,儿子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闺女从小成绩不错,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江婆婆指望闺女好好念书,长大当上公家人,端铁饭碗。

江婆婆常对闺女说:“农民的日子不轻易,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又苦又累的农活,也挣不到几个钱。要是你当上公家人,我这一辈子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闺女上高二时谈恋爱了,对象是在离学校不远的工地上干活的一个外地小伙子。小伙伴高大又帅气,闺女对他爱得死去活来,哪里还有读书的心思?

江婆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劝闺女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但是屡次劝说无效。又怕逼得急了,她跟外地小伙子远走高飞。那样的话,还不如要了江婆婆的命呢。

眼看闺女铁了心要辍学跟这个外地小伙子恋爱,无心于考大学端铁饭碗,江婆婆叹气:

“罢了!自古道:老天饿不死瞎眼雀。何况咱们有手有脚,只要舍得出力气,哪里都有饭吃。也许,这是命!”

                        03

江婆婆舍不得闺女远嫁他乡,就提出一个要求:结婚以后,就在本地安家落户。

小伙家处更为偏僻的滇北地区,生活状况比本地还差一大截,他对漂亮的江婆婆闺女充满爱意,同意了这个要求。

小伙子本来就是做建筑活的,一家人有的是气力,很快就在老宅旁边的菜地上重新开挖了一个地基,又凑线买了些木料、砖和瓦,盖了三间简易房。

于是,十八岁不满的闺女就跟小伙子成婚了。婚后不久,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江婆婆乐得合不拢嘴,一边照顾着闺女,一边心甘情愿操持着家务活。

几年来,江婆婆精心照顾着闺女一家,日子过得虽然平平淡淡,却一帆风顺。女儿女媳妇唱夫随,外孙子活泼可爱,进门叫一声外婆、出门叫一声外婆,叫得江婆婆眉开眼笑。

那是江婆婆一辈子最顺心的几年。

如果日子就像这样波澜不惊的过下去,江婆婆倒也心满意足了。毕竟,心爱的闺女被留在身边,在眼皮底下过日子,好歹自己天天见得着面,还能搭把手帮衬他们。

可是,如此平静的日子终究被儿媳妇的进门打破了。

江婆婆的儿子生性老实不善言辞,直到快28岁了,才讨上媳妇。那时江婆婆的外孙已经快八岁了。

                        04

儿子媳妇嫁进江家,看到婆婆总是顾着小姑子,心里就来气。又看到婆婆对自己这个家始终是淡淡的,却一门心思贴在小姑子那个家,心里的火气更大。

这么一来,婆媳关系从一开始便是千疮百孔。好在江婆婆很少搭理儿媳妇的各种找碴。

儿子结婚后不久,江婆婆就提出正式分家了。江公公跟着儿子儿媳过日子,而她跟着女儿女婿过日子。

偏偏儿媳妇不是盏省油的灯,每当看到婆婆跟小姑子一家人过得美美满满,她心里就无名火起。

又想到婆婆那么护小姑子,竟然把家里的宅基地分给小姑一个,如果小姑外嫁出去了,所有家产不都是属于她的?

尽管小姑一家住的是简易房,可是地处城乡结合部,过不了几年就要拆迁征收的,一个宅地基,拆迁款也有十几万呢!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有嫁出去的女儿还赖在娘家不走的呢?儿媳妇心怀不满,经常指桑骂槐,指鸡骂狗。

婆婆、媳妇和小姑的日子在争吵与一地鸡毛中又过去两年。

有一天,儿媳妇又因为一点小事在院子里指东瓜骂葫芦。

说老江家有儿子,偏偏还要找一个外地的姑爷来家里杵着。小姑赖在娘家不走,就是只赖皮狗。

这话让女媳听到,脸上渐渐挂不住了。

他劝媳妇“咱们回老家吧,老家有田地有山林。凭着我们的一身力气,不会饿肚子的。我们呆这里受窝囊气不说,还连累着老人也跟着受气。”

婚后多年,小夫妻感情不错,听到丈夫推心置腹跟自己商量去向,闺女又想到嫂子进门两年来,老母亲为自己所受的委屈。

再想想以后的日子,算了吧,与其天天在娘家跟嫂子置气,不如回到丈夫的老家去过日子。

江婆婆看到女儿女婿执意要回老家落户,伤心得几天吃不下饭。女儿女婿非常诚恳地说:“妈,要不然,您老跟我们一起回去吧。”

江婆婆倒是愿意随闺女去过日子,可是自己年纪大了,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得有多大勇气?不去吧,又舍不得闺女、外孙跟自已分离......

一头是儿子,一头是闺女,手心手背都是肉。虽说不待见儿媳妇,可儿子是自己亲生的。

那段日子,江婆婆心里像扎刺一样的难受,想到自己跟女儿女婿相处了十多年,和和睦睦。

女婿也像亲生的儿子一样待她。现在,闺女就要与她骨肉分离,天隔一方了,她心里怎么能够不难受呢?

闺女劝她:“妈,如今通信发达了,我们可以每天通电话呢。公路也修好了,实在想我们,还可以乘车来看我们呢。”

                      05

一开始,江婆婆实在不放心闺女的日子,就跟随他们去女媳家住了一段时间。看到闺女的婆家虽然地处偏僻农村,可是田多地多,民风淳朴。

江婆婆看到闺女女媳安居乐业了,稍稍放心了些,便又返回老家。她跟姜公公关系本来就差,如今跟儿媳妇更是水火不容。

闺女一家搬走后,住过的三间房子空落落的。

每次推门进屋,满屋子孤独的空气向她涌来。江婆婆魂不守舍,一颗心像被挖走一样,六神无主。

少了外孙对着她“外婆,外婆”地叫,也没有女儿“老妈,老妈”地喊。

孤独的江婆婆时常坐在空荡荡的堂屋里发呆。一家人曾经热热闹闹过日子的往事在脑海里一幕一幕浮现,令她老泪纵横......

再说闺女一家回到老家,一开始耕田种地。后来攒了一些钱,买了一辆带斗的二手小卡车,专门去邻市批发蔬菜卖,几年下来,也挣到一些钱。

转眼,又几年过去了,儿子也快满二十了。两口子想到儿子过几年就要成家,更加卖力地挣钱。

当年买的那辆二手小卡车,已经很旧,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承险了。如果换一辆新车,又得花掉好大一笔钱,两口子舍不得。

日子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过着。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人家家户户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闺女家也一年一个样,如今已搬进一栋新房子里。

                      06

江婆婆身体健壮,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还能肩挑手提,壮汉也比不过她。她似乎一辈子都有使不完的力气。

自从女儿一家搬走后,她在家里也闲不住。家里面的那几亩田地,早就被征收了。征收款被儿子用来修了院落又盖了一栋两层的木楼房。

如今农村人日子越来越红火,很多人家都住进了新房子,购置了新家俱。床垫早换席梦思、棕垫了,草帘子时代一去不返。

江婆婆的手艺早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城里人找保姆服侍老人,江婆婆便去应聘。一开始去服侍一个半边瘫痪的退休老干部。

江婆婆有的是力气,人又善良,对病人极有耐心。不怕脏不怕累,端尿倒屎擦洗身子,把老头子服侍得妥妥帖帖。主人家对江婆婆的付出很是认可,工钱一加再加。

有事情忙碌着才好,能挣到钱还能冲淡一些与闺女离别的愁绪。

三年后,退休老干部去世了。不过,江婆婆服侍病人的口碑已经在小县城里传开了。很快又有人找上门请她去当保姆。几年下来,江婆婆照顾了好几位老人。

有些积蓄了,一有空,她便坐客车去几百公里外的闺女家住上十天半个月。如今,儿子、闺女家日子过得顺顺心心,她便也舒心起来。

近七十岁的老人了,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常言道,命运里的无常猝不及防。

一天夜里,闺女家两口子驾着小卡车行驶在高速路上,不知什么原因小卡车就自燃起来。火势熊熊,来不及报警,闺女当场被烧死在车内,她丈夫被烧成重伤。

噩耗传到江婆婆耳朵里,她一下子瘫倒在地。她不相信这是真的!自己心爱的女儿就这么葬身火海了?她不愿意相信这是现实......

江婆婆揣着一颗破碎的心,去料理了闺女的后事,又拿上这几年打工挣的钱,陪着女婿到省城医院去治病。

这几年她一直照顾病人,所以护理起女媳来得心应手。

在省人民医院治疗了整整一年半,女媳的伤势逐渐好转,然而,成为了一个只留一条命的残废人。

                            07

说起来,江婆婆是一个苦命女人。一辈子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勤耕苦作地干活。

嫁到夫家,受够了婆家的气。儿子和闺女就是她的希望她的命根。直到闺女结婚成家了,江婆婆生活才有一线阳光。

可是儿媳妇的进门,又打破了她的幸福生活。现在她一见到儿媳就横眉冷对,她在心里一直怨恨儿媳。

她认为是儿媳害死了闺女。如果当年不是儿媳心眼小,想占全部家产,对闺女一家各种寻风找碴,闺女根本不会远走他乡,也就不会出车祸,也就不至于年纪轻轻就惨死火海。

最近江婆婆得知家里的房屋即将拆迁,这才返回老家来。

现在,她盼着政府早日拆迁房屋。她决定好了,闺女家住过的房子,拆迁款她一分都不会给儿媳。她打算把那笔钱给女媳治病。

余生,她将继续去照顾女媳,直到自己离世。

她并不怕自已一把老骨头死在他乡,她说:过一天算一天,哪里的黄土不埋人?死了也要和闺女呆在一起。”

如今闺女已命丧黄泉两年多了,大家慨叹生命无常的同时,也慨叹江婆婆的一腔爱女之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完)

旅行·在路上 城市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