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其实这篇文章我早就想写了,早在我好朋友在社团里找到第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个女票时,我就构思好了。可能是我性格的原因吧,大一的时候没有报太多的社团组织,所以呢,我只好孤独一人遗憾终身。我这个朋友,他报了社团,而且只要社团有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在社团一年间的摸爬滚打,他在社团影响力和撩妹技术也都在不断提升,所以呢,他不负迷妹们的众望,今年大二刚开学他就如愿以偿荣升为社团社长,可喜可贺啊!
之前的一段时间,我迫于感情压力去找过他,说话的时候,顺便问了他一下为什么参见社团呢。他的回答一句话就道破天机,大学社团包婚配啊!对于他这坐拥全社团女生“财大气粗”之人,实在是服!他可能看我瞟他一眼,于是就补了句,纯粹是玩,业余爱好!
他还告诉我要想在社团里找女朋友,首先找准社团很重要,找些女生人数多的,社团活动的,对外联谊多的,比如说轮滑社,吉他社,街舞社了,可以学到东西,顺便可以撩妹,多好。说起轮滑社,我就问他你天天穿轮滑鞋,你不挤脚不难受吗?他的回答很强势,你要是天天给你女朋友聊天,你会嫌她烦?!这,这个,你稳!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轮滑的痴迷。
现在他作为一社团之长,掌门人,每到周末都会带着一群人滑着轮滑鞋去各个地方去玩,还不断地发朋友圈,赢得许多人的艳羡。哦了,就在去年大一的时候,玩了个大的,从郑开大道一路轮滑杀到了开封。当然了,因为他长得帅气现在又有能力,据我所知,他已经换了好几个压寨夫人。这样玩,你不怕遭天谴吗?我嫉妒着。
找女生人数多的社团,我记住了。刺绣社,人数多吧,我考虑着。我记得有一次聊天听说一个高中同学,加入了他们学校的刺绣类的社团。那我就去找他,问个清楚。提前通知他我要去找他玩,第二天就到了他学校。
我当然一开始没有问他社团的事,而是聊了好多在高中时的囧事儿,跟他说的时候也是回味无穷。当我们谈到大学的事儿,我特意问他社团的时候,他眉头一皱,不太开心了。我问他怎么回事儿,他刚开始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啥。在我不断地引诱之下,他道出了实情,TM现在想想都要哭。
在当初,他在招新的现场就看出了蹊跷这在帐篷下面接待的,在广场上宣传的怎么没有一个学姐呢?学姐们可能都去别的事儿去了吧,他抱有一丝侥幸。加了QQ群,加学长的好友。一天QQ消息通知,社团新人见面会,他屁颠屁颠地去了。走到通知里的教室时,他愣住了,房间里是一群大老爷们在那学刺绣呢。他走进去弱弱地问一位老学长,咱这社团没有学姐吗?那位老学长回答,有啊,有两个的,她们今天有事儿没来,怎么了。他不甘心,咱社团女生很少吗?对啊,我当初加入那那会儿也就俩,说吧,那位老学长便翘着兰花指十分娴熟地在刚买的布面上绣起花来了。
没有女生,你就退呗,我对他说。
我也想啊,可学长说,现在社团需要壮大,等规模打大了就有女生来加入了。他说。
说着说着他就翘起了兰花指。
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二
对于社团,我认为是大家因为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玩到一起,相对来说没有什么过多的勾心斗角。
大的社团,总的人数一百多号人。社长有能力有魄力有责任心,社团自身的部门和各方面的设施也都齐全,社员们都各司其职。因为有学长留下来的经验,各个方面安排的也都井井有条。
小的社团,十来人。人数虽少但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也是缘分,大家也都团结有爱。社长一声令下,社员朋友都随叫随到,于是大家随走就走,没有那么多琐事。再说的亲密一点,大家就是在一起玩的兄弟姐妹没有那么严格的工作划分。你如何选择就决定着你是去大社团还是小社团。
有些时候社团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就说我那个玩轮滑的朋友吧,他之前的性格是很腼腆的,是轮滑社改变了他。不要以为只有学生会可以锻炼能力,社团也是可以的,比如说搞个活动,弄个联谊,等等都需要周密的计划和部署。这就考验领导者的策划和安排能力了。
无论是参加社团学生会,还是其他的团体组织,就是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你走出宿舍楼。不然你怎认识新的朋友呢,怎么找对象呢?怎么的,你还想先人一步发展宿舍爱情吗?你回家咋说,你爸问你对象的事儿,你咋回答。就像这样吗?
“听说你找对象了?”
“嗯,”
“你们学校的?”
“嗯。”
“你们学院的?”
“嗯。”
“你们专业的?”
“嗯”
“你们班级的?”
“嗯”
“你们宿舍的?”
“嗯。”
“你们平常怎么睡呢?”
“我上ta下。”
画面太美。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需要你走出宿舍,走出网络,在大千美丽的校园里去寻找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