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读过一本书了?
信息化时代,太多碎片化的知识,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总是渴望寻求更快捷、更简便的学习方法,却忘了根本。
我们有没有人读完一本书后,问过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在哪里
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一书的前言部分,就对本书的读者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仔细想想,从小学读到大学,上班以后也没有间断一直坚持买书看,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总觉得,书看完就算完成任务了。
我的阅读量不少,可为什么我需要素材,需要语言,需要好词的时候,脑袋里还是空白?
作者在本书中解答了我的疑惑。
他在书中这样说,“一味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至今为止,我们读过那么多书,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呢?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我们需要掌握吸收的技能。
读完每一本书,都要有扎实的收获。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读完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呢?
这是作者接下来讲到的,也是贯彻全文的内容,那就是通过做笔记来吸取书中营养。
准备一本随处可见的笔记本,就是在超市或文具店都可以买到的那种。
作者说,一本随处可见的笔记本可以帮你找到想读的书,辅助你的阅读,记录你阅读中的发现,或是回忆过去读过的内容。一本笔记本可以把读书生活的点点滴滴管理得井井有条。
肯定有人会问,我们需要在笔记本上记载哪些内容?
作者随后便做了解答。
·要买什么书
·要注意书中的哪个部分
·想到了什么
当然,笔记做完就放到一边,这大概是我以及大部分人的做法。我的摘抄本少说也有十几本,只不过都束之高阁,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文中,作者也特地强调,笔记本要“时常拿出来看看,慢慢养成习惯。”
“这看起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我刚读完本书的前言和第一章,已感觉受益匪浅,接下来打算每读一章写一篇读书笔记,希望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需要的人。
在知识可以变现的年代,看到了太多大V一夜暴富的例子,每个人都趋之若鹜,渴望利用写作来实现财务自由。
于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人利用这种心理,举办各类训练营、写作班、打卡群……
人们希望通过走捷径来提高写作水平,渴望花钱买知识。
抛弃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吧!
不如,从今天开始,坐到书桌前、图书馆,静下心来,利用本书作者所教的方法,认真去读一本书,真挚地与每一本书对话,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