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一夜,仿佛经历了一次死亡。我无法想象,自己是如何熬过曾经无数个这样的夜晚的。
晚上10点半,我上床,拿起一本英语小说《白鲸》读了会儿。书中的文字晦涩难懂,许多单词陌生得像从未见过,差不多花了十分钟才读完一个段落。到11点,我合上书,转而拿起手机,随意刷了一些短视频。那些视频看着的时候有趣,然而一旦划过去,就像被清空了记忆,什么都不记得了。
11点半,我决定睡觉,但却怎么也睡不着。白天喝了茯苓水,心倒是平静的,却依然无法入眠。也许,是因为白天的一些情绪事件在作祟?
我回想起早上朋辈督导的场景。烨打断了我的发言,要求华先说。那一刻,我感到一种不自由、被限制的压迫感。尽管心里抗拒,我却选择了顺从,这让我觉得自己懦弱不堪。更让我难受的是,她们几个人的观点一致,而我的立场却完全相反,孤立无援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那个讨论的个案,不知不觉间投射到了我身上,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拒绝与孤立。
我的思绪开始翻腾。一边觉得委屈,一边责骂自己无能;一边想要离开这个团体,一边又质疑自己是否小题大做。那种内耗的感觉,真实得令人窒息。
内耗,原来就是内心的不同部分在彼此争斗。
但究竟是哪几个“自己”在争斗呢?我理不清头绪,也因此辗转难眠。无奈之下,我起身写日记,试图梳理混乱的思绪。那时,时钟指向了凌晨00:16。
一边写,我一边问自己深层的疑问,直到凌晨1点半才停下。写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由表达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这几乎是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基石。只要在关系中,我无法自由表达,我就会感到极度的不适。在安全的关系里,我会选择事后与对方沟通,解释我的需求和感受。如果对方能够理解并表示歉意,关系便得以修复。然而,在不安全的关系中,如果我的表达被拒绝、否认、忽视,甚至遭到批评或羞辱,我就会选择沉默。
但在当下,当对方限制我,尤其是以一种权威的、理直气壮的方式限制我时,我却缺乏足够的勇气去突破那道限制,去为自己争取表达的空间。这种无力感让我深感挫败。
或许,真正的失眠,不是因为身体无法入睡,而是因为心灵无法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