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也会和贾宝玉思考到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女孩子嫁人前,个个都清灵似水,嫁了人了就成了“灰珠子”,“死鱼眼”呢?
这前后变化之大,其分水岭就在于“嫁了人”?
原因呢?
某伟人曾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再延伸出一个理论,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也都是相似的。
在婚姻关系里,最复杂的当属二婚家庭。这种婚姻组合的家庭关系里不仅有夫妻,公婆,还有他们各自的孩子,还有时隐时现的前妻,前夫,引发的各种问题。
都说后妈后爸难当,确实。
先说点极端些的案例。
“后妈”虐童事件,时不时的就得见诸于新闻,常常激起民愤,众人纷纷化身正义战士,指责无道的黑心“后妈”,恨不得个个诛之而后快。
撇开少部分,从小童年不幸,心理有阴影,或者父母就本身问题多多,儿女受其不良影响,导致三观不正的人。大部分人即使不说多么善良,但起码道德约束还是有的,何以在面对一个只跟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时会变得如同恶魔?
我看到那些被打得惨不忍睹的孩子,恨不得把那打人的黑心父母拉出来,一顿胖揍,游街示众,让他们把牢底坐穿。
然而,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终归要回到本源上去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本,釜底抽薪。
在婚姻关系里,影响家庭和谐幸福的因素多多,很多社会大环境的,文化制度的,深层心理问题的,我们都身在其中,很难把控。但是有一条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却大部分人都失了职的。
在大量的虐童案里,爆出来的都是后妈打人,(有时候亲爸亲妈也上场,手段谁也不比谁更慈悲,这是另一个话题了)而父亲这个角色常常是隐形,甚至是缺失的。
先讲一个好后妈的事情。
我的一个朋友A,她是初婚,老公二婚,带了个十岁的男孩。A是大家公认的好媳妇,勤劳持家,本人有头脑且漂亮,处理人际关系也很得当。然而,有一次,说起自己的婚姻生活她却满是心酸,几度忍不住悲从心来,那么坚强的女人,当众落泪,几度哽咽。
在她的诉说里,她的老公在家里根本不给她做主,什么事儿都是她的错,一大家子人,也跟着数落她的不是。再怎么付出,也落不着好,时间久了,也就心灰意冷,对婚姻渐渐绝望了。
再说一个正面的例子。
我的另一个朋友的父亲,常年做生意奔波在外,家里都是她母亲打理,他们也是一个大家族。家里老人难缠是出了名的,还有不好惹的小姑子,小叔子。能在这样的家庭里当好媳妇,没点本事还真不行。然而,朋友妈妈还真不是个处理这样家庭关系的好手。
再然而,朋友妈妈却过的很幸福。
因为有老公护着她,给她挡风遮雨,顶天立地。每当公婆数落媳妇家务做的不好,或者说她乱花钱,不知节俭,种种之类。朋友爸爸就会站出来,说:这是我媳妇,我说得,我骂得,她有什么不好,你们告诉我,我自己会跟她沟通,但你们不许指责她,她来跟我过日子的,不是来受教训的,她花钱是我给的,她怎么花,我乐意就行。
真真中国好男人啊,先让我给他点一百个赞。
在朋友A的故事里,就属于男人拎不清亲人间的近疏利害关系,导致妻子腹背受敌的。
能拎得清这家庭关系的,百分之九十的问题都可以在他这里解决掉,不用把本来一件琐事闹得众人鼎沸
后妈不好当,往往是出于社会观念上,长期对后妈的偏见,我听到过很多老人劝闹离婚的夫妻两口的理由之一,就是再婚后,孩子跟后妈后爸的关系问题,往往被说的是很糟糕的。好像,女人一当后妈,就自带暴戾体质,这样一个标签贴上来,加上吸引力法则的神奇作用,后妈也就成了“坏女人的”代名词。
孩子不领情,公婆有偏见,前妻又把她视为假想敌,有事没事找点事儿,老公又不给自己撑腰。因为位置敏感,外人也是看热闹的多,一点小事儿也会发酵成大事儿,闲言碎语,是是非非,缠绵不休。
后妈对孩子尽的是责任,管好吃穿用,已经尽了本分。而教育,是亲爸亲妈的事儿。
但大部分的人都弄错了责任划分,不但要求后妈生活上照顾好孩子,教育上也得尽心尽力。自己亲生的孩子犯错打得骂得,外人觉得正常,应该,继子女不管错没错,不管是骂是打皆是事儿。
在这样隔心隔力的家庭里,一个正常的女人久而久之都会心理倍受打压,压抑久了,她就需要发泄。
有理智的女人,知道这是成年人的问题,可以把事态控制在成年人这里发泄解决。心智本身不成熟的人,往往把怒火发向了比自己更弱的孩子。
这个孩子通常不会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在这样的后妈眼里,这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就是所有事件的导火索。
事态发展到这里,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如果这时候,自己男人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处理家庭矛盾,担当起自己的那份职责,很多女人不会走上心灰意冷的路。
然而,明白过来的男人很少。
在男方家庭里,男人要拎得清问题责任,顶起天立起地。反之,在女方家庭里,女方也应该拎得清,给男人把好问题关。
婚姻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心智可以开始不成熟,但是不能永远不去学着成长,心理幼稚,偏激,狭隘的家长,会成为整个家庭的灾难。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成长自己。
愿天下少一些可以自制住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