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即儒家,佛学,道家。这里且不谈宗教信仰的问题。
发现人真的挺奇怪,年轻的时候崇洋媚外,放下狠话:“书只看国外的!”
那时只觉国内书籍乏陈无味,
而经典书籍更是在多年义务教育的误导下,沦为答题书。
其实读书是观照自己,对应自己的工作生活,放事上琢磨。
没有经验,此书于你只是空白纸,无法上心!
感恩后来有缘重读经典,猛然发现老祖宗已经把宇宙最基本的道理都汇聚于此。
目前看过对儒释道解释最简洁易懂的人是蔡志忠老师
我在这里做个整理:
儒家,是人与人的关系;
道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佛学,是人与心的关系;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智”,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仁”
儒家想有所作为,鼓励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奉献的人。
孔子一直劝说我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意思是天下太平,国家最好的时候就出来当官做事,当天下大乱,就退隐,因为出来做事也没什么用。
而道家刚好相反,
因为道家源自于黄老之术,所有中国智商最高的人,都是道家,如孙子,张良或是管仲,或是范蠡。
道家是当天下太平,则退隐,天下大乱,他才出来,出来后做完事,他也不居功,功成身退。
就像范蠡,当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他执意要走,越王勾践不放他走,他就写了信就走。
所有道家都是自信心太强,他不需要依附权贵,可以凭自己实力去过不一样的生活,不需要为多余的身外物去委屈自己的心智。
道家就是会做自己。
而佛学,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一心念佛,做好事,就会有好报。
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金刚经》整本5176个字,无非就是在讲一个字“空”
如果你知道空是什么定义,所有佛经看起来都是白话文。
何为空?即 无相,日空
什么叫无相?我们平常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过去委屈自己过现在,期望获得未来更好的回报。
这点有点像儒家,努力用功,考上北大,之后一片光明。
而佛学并不是讲这个,而是当下就是天堂。
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
所有的当下接近于零,而所有的当下相加就是我们的一生。
这就是禅宗,告诉我们要用心若镜。
意思是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去反射当下。
即你前面站着两个女生,那就是两个人而已,而不是说其中一人对我好,另一人性格如何。
无论还有多少日子,我们只能兑现当下,即对当下要百分之百的投入,到止于至善。
佛学总的来说就是活在当下,感恩于周围的一切,永远活在喜乐之中。
至于儒释道这三者,应该站队哪个好?
其实当我们境界很低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不一样。
当我们境界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看到很多都一样,但还是有很多不一样。
但当所有都到最高点时,那全部都是一样的。
因为所有的教诲,它只做一件事,就是在一个人无论碰到什么样的悲欢离合,什么样的不如意,能够获得身心安顿。
遇到事了,不要急,反正明天日子还是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