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拿起来就放不下,不知咋的,书里明明满篇都是跟你掰扯的些家长里短的事儿,说的也都是些上个世纪初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琐碎事儿,可是就是很吸引人,就是让人看了欲罢不能,恨不得不吃不喝一口气看下去。
作者满篇都是口语化接地气的大白话,可是却能够把每件事儿揉碎了展开了说得透透的,让你看后内心直呼厉害!觉得这些事儿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心里暗自佩服作者洞察人心的能力。
我从书中随手摘抄了下面几段话:
“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说的是老史了。接着替杨摩西发愁:“可咱靠自个儿,又有啥可靠的呢?”
接着又说:“咱自个儿啥都没有,就不能怪别人有苛求了;咱自个儿说不起话,就不能怪别人有言在先了。”
作者借书中人物的嘴,把这些道理融在故事中讲出来,让人没有一点抵触心理。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