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30

        休伯特的父母宗教背景不同,虽然不了解是什么动力使他们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的在一起,但是特别理解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又或者他们并没有真正做好在一起的心理准备。父亲在婚姻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母亲似乎总是小心翼翼的迎合父亲,依附于父亲,之后休伯特出生的时候父亲去服兵役,母亲要独自完成扶养孩子和面对不友好的婆家,本身精神压力已经很大,再加上丈夫的不信任和多疑,这几乎掏空了母亲所有的心理能量,无暇顾及小休伯特的心理需求,在休伯特出生到几个月大的时候,也就是母爱无条件灌注的时期,他不但没有享受到母亲及时的爱和回应,甚至被母亲喂食了镇静类药物。读到这里我是很震惊的。婴儿期的这种遭遇无疑是对休伯特有巨大影响的。加之后来弟弟妹妹的出生和父亲对弟妹的偏心,强烈的被剥夺感油然而生,休伯特过了一个妈不疼爹不爱的童年!

      每个被忽视的孩子,最大的渴望就是被父母“看到”,咨询师给休伯特糖果,允许休伯特推翻积木,不对他加以任何评判,这些让休伯特认识到自己值得被爱,值得被肯定,被理解,所以越来越大胆的诉说自己内心的矛盾,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和妈妈一起进行治疗的时候,休伯特表现出了主动,让妈妈感受到了自己也是被需要的,这让二人的关系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休伯特甚至主动握住了妈妈的手,看到这里让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后来的治疗中他们一起玩耍嬉闹,休伯特用水枪把妈妈浇成落汤鸡,这幅画面里的母子,俨然已是一对健康亲子关系下母子的样子。再后来的父子共同治疗中,休伯特虽然还是带着恐惧和纠结,但可以想父亲表达出自己的矛盾和需求,这种表达让父亲意识到了自己对他的冷漠和忽视,并表现了自己的愧疚。虽然父亲这个阶段好像对改善夫妻关系更为迫切,但他对妻子和儿子的改变表现出赞叹,这些巨大的改变让一家人更加坚定了治疗的信心。

        而后几年的治疗让休伯特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案例的成功给我的启示就是:某个家庭成员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问题,其根源是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所以解决问题要从关系中找到方向。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就像一个无限大的容器,包容每个成员自身和成员之间的矛盾、纠葛,做到了不评判。可以说咨询师并不是整个治疗过程的推动者,也没有决定家庭的发展方向。但成功做到了抱持每一个家庭成员,让他们有勇气和动力,遵从自己的内心,把家庭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把自己活成想要的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午放学回家让你先吃了点水果和点心,然后再写作业,不然每次写作业,你的小肚肚总是咕噜噜的抗议。今天晚上的语...
    梓浩妈妈阅读 264评论 0 0
  • 2018年9月10日,今天刚好是教师节。在闹钟还没响起来之前,我就醒了。脑袋异常清晰,迷雾已经退去。上个礼拜去赴了...
    讨喜的鱼阅读 360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