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拿出来那本我翻了无数遍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说真的青春这个字眼若是频繁宣导会厌倦,但迷茫不会,因为它无可避免的真实存在。
你知道道理吗?我当然知道。可是,我拗不过去。所以,我们习惯性去听道理,希望自己能从道理中得到解脱。但,是否事与愿违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段时间我在知乎看到了很多标题,清一水的都在写“大学生做自媒体,短短两个月收入过完”……我脑子很清醒,但我依然着迷的去尝试了。我开始学习别人都是怎么样做的,得到的答案就是:注意排版!注意音乐!最主要的是注意标题。后来,我去研究了我微信关注的个种公众号,也确实发现了大部分都标题皆为:“44岁林志玲结婚,越活越美的女人都做到了这点;你还在迷茫吗,聪明的人都学会了这点;有气质的人都做了这点;优秀的人都是这样的……诸如此类。
首先,我先说我的感受。我会点进去,因为的确我迷茫啊,我也想知道什么是优秀的、美好的、应该怎么做,但时间长了,如果控制不好我会有说脏话的冲动。点进去前是迷惑的,点进去之后,五分钟之后依然是迷惑的。它最多会给我们说出来一个就像托邦那样的理想生活状态,告诉我们什么好,什么更好,就像有些领导讲话,滔滔不绝,好听!但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其实,真正能帮到我们的不是公众号的各种爆文,而是我们自己。一次次尝试,丢人,再一次总结,回想自己做过的事情。人们其实都有鉴假的天赋的,对于别人身上的坏处,我们不需要培训,一眼看到要害。可能相比较别人我们本身更能看到自己隐藏的劣根性,也更容易辨别自己,但就像穿衣服一样,我们经常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什么服装,让自己变得更好看,而不是自己适合穿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世界上都各种事物,都在接受着部分人的接受,也在面临着部分人的不认可。所以,对于我们也是如此。总说,做人嘛别活的那么拧巴,就一辈子短短几十年,但那些烦恼迷茫好像每个人都有,无可避免那就去认可它,接受它,然后成长自己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