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话不知道听过多少次,每次看到这样的内容,总会让人精神一振,觉得很有道理,然后继续该干嘛,干嘛。
至少在“我的前半生”却是如此,那时候与猴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我看起来像人而已。
不太准确,应该说猴像大师兄,我接近二师兄...
跑马拉松以后,我比猴子瘦,别人叫我坚持小能手。
行动的第一步是先思考
从小到大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三分钟热度,小时候今天开始写日记,一天,两天,三天...不了了之。
长大了,哇塞:“会乐器的男生好帅”买个吉他,报个班,又是三天半。
看书好,买买买一堆,回来整齐的放在书架,接着就永远的放在哪了。
型男帅,健身房办卡,私教课买买,装备买买买,然后一年去了三次。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即便今时今日仍不排除再犯的可能。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没有带着脑子。
因为总是稀里糊涂的开始,所以总是稀里糊涂的结束。
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每当失败一次,就会自我怀疑一次,从而自我否定一次。”
哎,我果然不是干这个的料,我果然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我果然学啥啥不会,弄啥啥不成,否定的多了于是就真的自证预言了。
想想真的很恐怖,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可真到了生活中,包括我在内还真是抛到了九霄云外,是课本的故事说错了吗?
其实非也,这直到我近几年才明白。磨刀砍柴,磨得不仅仅是刀,更是大脑。
磨砺的是在做一件事先思考,先观察。
属于三分钟热度的我,接到任务/心一热,直接撸起袖子就是干,稀里糊涂的开始于是自然稀里糊涂的就没了。
直到刘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才让我茅塞顿开。
“一个人砍柴的量取决于思考的深度与磨刀所下的功夫,而非用一把钝斧企图砍掉整片森林。”
这句话直接就阐述了思考与行动的关系,也说明了为什么盲目行动一定会失败。
想明白了后去做才会成
想一想拿一把顿斧子进了森林,谁都能想象得到不可能砍倒一棵树。
好,就算力气大砍倒了一两棵,可能砍出一片空地吗?
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想的不够明白,也没有明确的分解步骤,只知道砍树,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砍树以及怎么砍树需要什么?
但凡把这一切想明白,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成长的过程中不是没有跑过步,在之前有印象的至少2次,当时就觉得锻炼身体好,锻炼身体?那就跑步吧,于是就去跑,莫名其妙的开始,自然莫名其妙的结束。
而第二次是我颓肥了,也明白需要减肥,减肥?那就运动吧,对,没错,我又跑步了。想想一个连跑步需要热身,拉伸这些常识都不知道的人,会是怎样?即便我忍着疼痛坚持了一周可依旧还是难逃宿命。
因为稀里糊涂的开始,自然莫名其妙的结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外如是,而这个器可不止工具,更是思考。
而今天我已经跑步3年了,参加的马拉松也有大小几十个了,可以说同时兼顾了诗与远方。
原因很简单,当我这一次开始前,我压根没想过减肥,却实实在在瘦了几十斤,当时所做的只是想摆脱目前的生活状态而已,比之之前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开始前多想了一下。
过程大概是这样:“目标想摆脱现在的生活!→那就做成功一件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当时第一想法就是马拉松,虽然让现在的我来看‘马拉松压根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想完,是个人就能完’,可当时确实仿佛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
而这一次我没有盲目的拿一把斧子在森林中找虐,而是先上网找资料,论坛,贴吧,度娘等,然后再去请教有跑步经验的“内行”,这麽做就是为了搞清要完成一个马拉松到底需要什么必要的条件?
这也是我们很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想要做一件事总是去问“外行”,这不是搞笑吗?
不会游泳的人能给你游泳的舒爽与经验吗?估计最多的是游泳池不干净,河里淹死人之类的话。
大部分的事都是同理。
思考过后自然就有正确的行动了,马拉松是42.195KM,完成之前需要跑量的积累,其次最不行也要能完成半程马拉松21.095km,而完成半程的基本是10KM,10KM的前提是5KM,以此类推,更明白了跑之前需要热身,跑完需要拉伸...
所以现在复盘,能把跑步这件事做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开始之前花了一点时间好好思考了一番。”
思考最重要的就是把虚无缥缈的抽象概念,拆分成了可以称之为有效目标的行动方针。
以前的自己定个目标,然后付诸行动,比如要减肥,那就跑步,接着直接去跑,连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搞清楚去盲目行动,能坚持能做好才是真的见鬼。
而在这个过程中顺带就瘦了几十斤,我还莫名其妙的成了所谓的跑步“大神”,“坚持”小能手,虽然已经帮很多朋友解决了跑步的相关问题,也帮一部分人可以有效的坚持一件事,但被称为大神,我还是非常惭愧的。。。
其实究其根本,我也就是多想了一点而已。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志者事竟成,志其实就是目标啊,就是思考过后可执行的目标啊。
开始前有效的思考也会帮你从根本上杜绝哪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个人行为不靠谱就是因为思想不靠谱,思想不靠谱无论怎么行动都有问题。
比如:你要发明永动机,要炼仙丹长生不老,只需要思考一下细节需要什么就知道这完全不靠谱,也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不切实际的行动。
这世界上,好人不会死,坏人也不会死,只有蠢人会死,或者说不思考的人。
也正因为有了这一个成功的例子,我才能去做或者做成接下来的事。
比如我来简书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为了认识那一个个志同道合有趣的人,思考过后就不会迷惘,要不然如此没人看,没人理,我早放弃了才对啊。
今天是我日更的140天,之所以还能坚持就是因为,简书有太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看了我曾经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文字,不但没有嫌弃还愿意跟我点赞交流,才更加确定了我当初思考的正确性,才让我有了进步的空间,做有意义的事就是与优秀的人在一起。
我还在学诗,我还在练书法,这些都是经过我仔细思考的,也与简书的前辈交流过的,也是一定会成功的。
有时候坚持真的就是这么简单,仔细思考思考,然后在与优秀的人多交流就足够了。
全文完
今日“时间'清单
①朗读50分。报任安书终于换掉了(9.22-10.12)
②背诵39分21秒。(17.27-18.07)顺便运动
③书法日课1小时22分。(12.50-14.12)
④读书大概等于没有
⑤找到入声字笔记1小时22分(10.52-12.15)
⑥写忘了记录。。。
时间的把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积跬步358
日课内容需要调整
一.日课
①朗读.还是太史公专场
《兰亭集序》X1
《报任安书》x1
《屈原列传》x1
《货殖列传序》x1
《滑稽列传》x1
《游侠列传序》x1
《酷吏列传序》x1
《管晏列传》X1
上平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②背诵(39分)
长恨歌,琵琶行,春江花月夜
曹全碑,滕王阁序,兰亭集序
上平: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
②填:两张多
二.其他
①写:本篇(2500)
②看:基本没有()
③运动:
跑步:
平板1分,靠强静蹲1分半
俯卧撑62个:16+12+14+10+10
深蹲65个:20+16+14+15
周目标还剩 1天
跑步40Km:10Km+15KM
文章 6000字:2000+3000+700+1600+2500
深蹲200:65+60
俯卧撑20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