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汉书》悟语:“暴虎冯河”使不得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非首发,首发i d:丹东市孝文化研究会公众号)
恽上书谏曰:“昔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暴虎冯河,未至之戒,诚小臣所窃忧也。”
——《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人。年十二失母,居丧过礼。及长,理《韩诗》、《严氏春秋》。可见,郅恽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
他的孝顺不仅体现在对待自己的父母上,而且体现在对皇帝的关爱上。
光武帝刘秀当政时,郅恽客居江夏(今汉口),被江夏郡守举荐为孝廉,后被刘秀封为看守洛阳上东城门的小官。一次,刘秀外出打猎,车驾及随从回城较晚,郅恽不听刘秀诏令,闭守城门不开。刘秀亲自到城门下亮出身份,要求进城,郅恽竟然以灯光暗看不清、无法识别为由,继续拒绝刘秀入城。无奈,刘秀只得从别东中门入城。
第二天,郅恽上书刘秀说,从前文王不敢玩乐游猎,处处想着百姓,而陛下打猎却夜以继日,这不是拿江山社稷当儿戏吗?如果陛下不能以此为戒,实在是令臣下担忧。刘秀肯定了郅恽忠于江山社稷、忠于职守、敢于直言进谏的行为,当即下令赐给郅恽一百匹布,不久后又让郅恽教授太子《韩诗》,侍讲殿中。
(一)
郅恽在上书中提到了一个成语——暴虎冯河。意思是空手去与老虎搏斗,徒步去趟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以身犯险。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小雅·小旻》,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中说“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显然是反对“暴虎冯河”的行为,但偏偏有人“暴虎冯河”,后来,“暴虎冯河”就成了成语,特指以身犯险的行为。郅恽认为光武帝刘秀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了危险,从而也危害了社稷,因此,故意阻止刘秀进城门,并上书直言极谏。郅都的“暴虎冯河”之谓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古训意思是一致的。
(二)
西汉时,也有一个姓郅的人,名叫郅都,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不知与东汉郅恽是否有关系。郅都也曾做过一件维护圣上安全的事。
有一次,汉景帝到上林苑去打猎。他的宠姬贾姬和大臣、中郎将郅都陪同。贾姬内急上厕所,突然一只野猪也跟着冲了进去。汉景帝用眼睛暗示郅都赶紧上厕所救贾姬,但是郅都却一动不动。景帝情急之下找到一件兵器便要往厕所里冲。可是,景帝的行为被郅都制止了。
郅都说:“陛下,今天就算贾姬被野猪吃了,很快就会有另外一姬献给你,天下之大,难道还会缺一个女人吗?你这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径直冲进去,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对得起社稷?”景帝于是中止了行动。幸好野猪很快跑了出来,贾姬只是吓了一大跳,并无大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汉文帝刘恒,高祖刘邦之子,平诸吕后,被立为帝。有一次,汉文帝刘恒坐着六匹马拉的豪华座车来到了霸陵(他为自己建造的寿陵)。霸陵旁边有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遥远的赵都邯郸,文帝的宠姬慎夫人就是邯郸人。想到自己终将死去,与自己的爱妃分离,住进这冰冷的陵墓中,文帝曾感慨而歌。
不过这一次,他站在霸陵的陡坡上却突发奇想,如果驾车从山上飞驰而下,那将是多么刺激的事啊!他竟然想到了要“飙车”。想到这里,他从赶车人手中要过长鞭,坐在车夫的位子上,就要驱车往下冲。这时候,骑着马陪同兼保卫汉文帝的大臣袁盎紧紧地贴在马车旁,两只手紧张地揽着马缰绳,不让文帝驾车走。文帝笑呵呵地问袁盎:“怎么,袁爱卿,你害怕了?”袁盎不紧不慢地说:“不是我害怕了,而是我真害怕。臣听说过一句话——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万乘之尊不以徼幸冒险……”
“家有千金,他们不会让孩子坐在屋檐下。因为屋檐上的瓦一旦脱落,就会砸伤他;家有百金,他们不会让孩子骑在楼栏杆上玩耍。因为栏杆一旦断裂,他就会摔下来,有生命危险。何况陛下贵为天子、万乘之躯,怎么能冒这个险呢?一旦车翻了发生危险,就算陛下不顾虑自己的生命,难道不替太后想想吗?”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遇到类似的劝谏。
汉武帝非常喜欢打猎。他不但经常亲临上林苑实战演练,而且,多次冒险近距离追射老虎、黑熊、野猪等,有几次险些为猛兽所伤。司马相如反对武帝过度地打猎,于是上书劝谏。其中也说了这样一句话:“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说的话与袁盎说的大同小异。不过,比之汉文帝要驾车冲下陡坡,汉武帝打猎时的任性危险更大,因此,司马相如反对打猎的理由更充分。他说,你这样好打猎,喜欢冒险,一旦遇到猛兽,就算有乌获、逢蒙那样的大力士,恐怕也于事无补,还是改改这个毛病吧!
在说这话时,司马相如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观点——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愿陛下之留意幸察。”
明智的人善于在危险刚刚露头就会发现,而祸患常常藏在容易让人忽视的细微之处。所以有谚语说“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这句话说的虽然是小事,但却蕴含着大道理。希望陛下留意思考一下。
此后,汉武帝减少了打猎次数,打猎的时候,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冒险了。
(三)
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要说万乘之躯,就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会备加珍爱自己的身体,否则,就是不孝。
孔子也反对“暴虎冯河”的人。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與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喜欢舞刀弄枪,他认为擅长领兵打仗,不需要读书习文。有一次,孔子劝子路要多读书,子路反驳道:“南山上长着一种竹子,它长得笔直,天生就适合做箭,做成箭后甚至能射穿厚厚的犀牛皮,读书又有什么用呢?”孔子劝告道:“如果给这竹子安上羽毛和箭头,它就能射得更远了。读书就像是这羽毛和箭头一样,能够让竹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又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是您领兵的话,您想要和怎样的人共事呢?”孔子答道:“我不想和只有一身空胆的人共事,比如有些人一心想着徒手和老虎搏斗,或者徒步渡过大河,像这种暴虎冯河的人我是不喜欢的。相反,我喜欢那些能够冷静思考问题,想方设法取得成功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