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读书的时候,觉得好像记住了很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什么也想不起来。
这说明没有认真读书吗?
不,这只能说明没认真复习。
我想大家都听过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习一个新知识,一个小时后剩下44%,6天后剩下25%,学习完一个月内不复习,你可是会遗忘掉80%的内容的。
于是有人要问了,那是不是每天都复习效果最好的呢?
答案是否定,这里我想引用下美国洛杉矶分校Bjork研究所的提出两个关于记忆的概念(储存强度和提取强度)来和大家进一步说明
①提取强度:指信息能否被我们快速地回忆起来
②储存强度:是指信息能否长久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读书时觉得好像记住了,那是因为当我们正在读书时,提取强度很高,我们随时可以回忆起书的内容,而过了一段时间后,提取强度逐渐降低,所以我们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根据该理论,如果我们每天都复习同样一个内容,当然能记住,因为在短时间提升了提取强度,但是并不利于我们永久地记住它,记忆的关键在于提升储存的强度。
那要如何提升储存强度呢?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把握复习的时机了,最好的时机是当你知识快要忘记的时候,复习的效果最好。
通过仅存的少量知识,努力去回忆起尽可能多的关联知识,甚至是知识的全貌,这个过程会很艰难,锻炼的是知识联系的能力,你可能还会调用你的旧知识去回忆新的知识,于是,储存强度提升。
据我所知,樊登老师就是使用该方法进行复习。
学习的本质就是新旧知识的关联,只有不断强化这种链接,提升储存强度,我们才能真正内化知识,让知识永久地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是@飞翔的海马,专注于个人知识管理与效能提升。欢迎关注我,陪你持续学习,解锁人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