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人类的本性。没有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安德。你能做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被善良的人所控制,被爱你的人你所控制。” ——《安德的游戏》
安德的游戏是奥森·斯科特·卡德于1985年编著的科幻小说。
虫人第二次大战之后,军官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出色的指挥官敲响第三次大战的擂鼓并赢得胜利。安德从出生起就被看做人类唯一的“拯救者”,甚至他能出生的原因也是如此。
为了培养他做一个合格的救世主,军官们常常对他的危险袖手旁观,有意使他陷入孤立的处境,并且一次又一次的美名曰“培养他”而不断的打破规则给他施压。
安德本以为军官不敢拿他的性命开玩笑,毕竟从军官的说辞来看,他将是最后一位可以担起拯救地球责任的人。但是当他直面生命危险时,他意识到没有人会帮他,这是军官的诡计,为了真实的模拟现实情况,军官不停的逼迫他成长、前进。
没有人能成为他长久的朋友,因为他将成为一个指挥官,必须保持着威严;他也没法收到关心和爱,因为军官们相信这些会给他带来软弱和依赖。
安德认为自己是一把利剑,为了把利剑磨成最锋利的样子,军官不停的折磨着他的身心。因此,被看作救世主的安德,本应该以打败虫族为最终目的的安德,心里最大的敌人却是军官。
在军官一次次的打破规则,不合理不公平地与安德进行模拟战时,安德心中的怒火也促使着他冲破道德底线,将战火瞄准小行星上的平民。在一场实力悬殊的模拟战中,安德消灭了敌方所有人。他以为他摆脱了军官的控制,他以为军官会勃然大怒,遂不知,一切都如了军官的意。
“你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孩子。胜利或失败,消灭他们或被他们消灭,都只在你的一念之间。但上帝知道你没有别的选择,你只能那样做。祝贺你。你打败了它们,一切都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打败他们?安德不明白。“我打败的是你。”
马泽笑了起来,更大的笑声响彻了整间屋子。
“安德,你从来没有和我对战。自从我成为你的敌人之后,你的游戏就不再是’游戏‘了。”
……
这是真的,不是游戏?安德太累了,他一点也不明白。他指挥的飞船不仅仅是在屏幕上的光点,都是真实的飞船,他毁灭的飞船也是真实的飞船。而且那个被他炸得粉碎的世界也是真实的。他走过人群,躲开人们的祝贺、热情的手和喜悦的表情。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脱下衣服,爬进床铺的深处,然后睡着了。
安德真正地消灭了所有的虫族,真正地成为了人类的“救世主”,这一场战争的录像被一次次地播放,地球上的人类也情绪激昂,但安德心上却压着沉甸甸的罪恶感。他理解虫族,对虫族富有同情心,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从虫族身上学到它们的知识和战略,才能打败它们;也正因为如此,他无法对虫族痛下杀手,也不愿意成为一个杀人狂。但他却这么做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发起第三次大战,彻底消灭了它们的世界。
安德“拯救”地球后,人类开始内战。所有的势力要么想利用安德,要么想杀死他。安德的姐姐华伦蒂来劝说安德和自己一起去殖民地——虫族原本的星球。理由是不希望他回地球被他们残暴的哥哥彼得所控制,她说她想要他们两个人的自由。但是安德开始怀疑华伦蒂也在试图控制他,就像那些军官和彼得一样。
“这就是人类的本性。没有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安德。你能做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被善良的人所控制,被爱你的人你所控制。”
最后安德选择去了殖民地,为了奠祭虫族。
“华伦蒂,”安德说,“有件事我想说明一下,我到那里并不是因为你,也不是因为我想做一个统治者,或是因为我讨厌这里。我去那里是因为我对虫族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深,或许我在那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我从他们手中夺走了它们的未来,我所能补偿的就是从它们的过去中学习。”
令人深思的是,安德在殖民地发现虫族从来没想过开启第三次大战,当第三次大战开启时,虫族意识到人类并没有原谅它们之前挑起的战争,它们希望放手彼此之间的恩怨,同时留下自己的虫茧和求助信息,请求安德找个合适的地方孵化它。
小说的结尾安德怀揣着干瘪的虫茧和他的姐姐华伦蒂一起离开了殖民地,坐上飞船翱翔太空,似乎在为虫族寻找新的居住地,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关注续集《死者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