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在《南方周末》下单,准备开启学习人物写作的新课程。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南方周末那种老派的、通过严格训练之后的采访与写作。
AI时代来临, 写东西几乎不需要人动手动脑,豆包或Deepseek分分钟可帮你整出洋洋洒洒一大篇,而且思考全面、逻辑清晰,比人脑似乎还要管用。 但这令我心中没底,速成的东西,没有经过人的深度思考与打磨的东西,还能叫你的东东吗?而《南方周末》的报道重细节、有温度,相信这种“老派”的训练一定能帮助自己扎稳文字功底,让"写作"自身更具份量。这是AI生成无法办到的。
近来我在抖音等小视频上花的时间太多,感觉自己分明堕落了,内心呈现出一种空虚与惶恐。
为拯救自己,我决定继续报班, 不管最终学习成效如何,至少这样可以将自己拉回到专注写作的状态,重新找回对文字的感觉!不要被大时代的洪流裹挟,做一个清醒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