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大门口两侧开着一排鲜花店。
探病者将美丽的花篮一个一个拎进病房大楼,摆在病人的床头床尾。
有的病人出院时,花已枯萎,便将它扔了;有的病人出院时,花尚鲜艳,就将它转送给护士小姐。
护士小姐拣出那些开得尚艳的花,集成一小束,插在透明的瓶子里,残花败叶连同篮子就叫清洁工大妈来收拾掉。
清洁工大妈很喜欢这活儿,她将那些篮子一一聚拢,再回卖给门口的鲜花店。
这个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合理的,卖花人做成了生意,送花人传递了感情,痊愈的病人向护士表达了谢意,护士小姐的工作获得了褒奖,清洁工大妈既搞好了卫生又有一笔外快——合理流程。
却有一类人被排斥于此流程之外。有人曾拿这么个问题来问护士小姐:“要是人死了,花还鲜艳,这花怎么处置?”
护士小姐想了好久才答:“没有,从来没有这种情况。最容易治愈的病人,得到的鲜花最多;病久了,花全都枯萎了;将死的人,没有人再会给他送花。”
流程之中的花是很昂贵的,流程之中的花又很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