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的幸福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说: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前几天,看了评分9.6的《小萝莉的神猴大叔》,影片故事脉络简单:神猴大叔送走失的哑女小萝莉回家的故事。
故事的表达细腻而走心, 神猴大叔对信仰的虔诚及他的很多表现,会让人感觉他疯了或者傻了,连哑女小萝莉偶尔都会捂脸皱眉。
我总结这样的态度为对生命的钝感,他不会受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
但是我认为钝感和幸福感可以成正比,正是神猴大叔的钝感:他赢得了美人的芳心;没有护照的情况下,获得了穿越边境线的特权;实现了帮助小萝莉回家的愿望;当哑女小萝莉向世界发出第一次的声音时,竟然喊出的是叔叔;他的钝感和执着最终感动了所有人,呈现了故事的完美。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像影视作品一样都有完美的结局,但是大智若愚是最简洁明了的解释,某些方面的钝感会增加更多的幸福感。
孩子们的表现是最直接的,上次小喵同学去澳洲,我去送行,上车前拥抱的一刻,小喵泪光闪烁,我还在擦眼泪的时候,她已经和同学们谈笑风生了,孩子们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困在某个点太久,不爽就哭开心就笑,所以孩子们欢乐的时候好像更多一些,父母总是会抱怨孩子的各种缺点,而孩子们永远会说:我妈妈是最漂亮的。
对人情世故的钝感,会减少纠结和困惑,增加生命的幸福感。
我应该算是一个对人情世故比较敏感的人,总会考虑的比较多,所以很多时候表现的状态就是不够放松。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上课外班,给孩子们准备了我认为好吃的面包,可是孩子们都不喜欢,一脸的嫌弃,我当然很失望,为了让孩子们开心,答应孩子们下车后每人一桶方便面作为补偿(平时是不让吃的)。刚下车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给孩子们每人20元钱,我知道以后超级不爽甚至生气了。我认为她伤害了我在孩子们心里的形象,好像只有她对孩子们好,而我不够用心。
我直接表示了不满和抗议,孩子妈妈又是道歉又是自责,后来我静下来分析,的确是我小题大作了,她的表现只是认为孩子没有吃饱,尽她的能力给孩子们表达爱而已,而孩子们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否定我对她们的情意。我迟钝一些,就不会无端给自己增加烦扰。
其实这是一件小到不足以提起事情,我之所以把它写出来,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困于一些很小的事情,处理的态度就是放松心情,没有人真正的在意你所在意的事情。
我的老师说:完美主义者大多数在别人眼里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没有人真正的关注你,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读万卷书是为了对事物、趋势做到敏感,而对人情世故要适当钝感,这才会有精彩幸福的人
现在认准健身这件事,坚持即可,不受干扰,学习的时候敏感,遇到困惑的时候,适当钝感不过度分析。
李嘉诚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该钝感的时候不要太敏感,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幸福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