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湘科
很多年前我在一线做主管,新提拔一名年轻的PM,马上面临一个十分复杂而困难的项目交付,工期紧、方案不成熟、客户不信任、缺乏经验、无威信,他向我求助应该怎么做。
我的回答是:
Think vividly.
Talk firmly.
And do your homework.
解决一个问题或创造新事物本质上都是在特定的问题域基于一组约束条件求解。看清问题域的全貌和所有约束条件是前提。这是很朴素的道理。但我们经常遇到看错问题域、漏看约束条件却在谈问题解决。我常说创新就是能栩栩如生地看见未曾有过的未来,然后把它实现。栩栩如生地看见就是要掌握问题域的全貌和所有约束条件,然后遍历所有实现路径去求解。我们今天的世界并非自然随机形成的,是由很多创造者在漫长的时间轴上栩栩如生地看见的未来实例化叠加而成。只有“看见”才有可能变为现实。世界上不存在未被预先“看见”的人工事物,只不过预先“看见”它的可能是别人。
遇到全新的复杂问题要解决时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个谁都没有做过,不可能有人提前知道该怎么做?你说的听起来有道理,但大家那么多不同观点,凭什么认为你是对的,就应该按你说的做?是有很多不同观点,但通常极少有人给出解决方案-完整的问题域描述,约束条件认定,实现路径的逻辑遍历和选择。描述问题的局部然后谈论如何解决不叫解决方案。复杂系统性问题难以解决,创新性事物难以出现就是因为常常人们的认知层面容易停留于此。所以当我能给出解决方案时,我会说:是的,这个事情我从未做过,也没人做过,但我知道应该怎么做。
巴贝奇是计算设备发明的鼻祖,早在19世纪他就尝试设计自动化计算设备,远远地超越了他的时代。巴贝奇在 1864 年写道:“如果有人在未被告诫以我的前车之鉴的情况下试图尝试这项如此了无指望的工作,并通过完全不同的原理或更简化的机械手段而成功实现了一台可与整个数学分析部门相当的机器,那么我不怕把自己的名誉托付给他,因为他肯定会完全理解我当年努力的性质及其成果的价值。”这是所有创新者的心声。如果你能给出解决方案,必定遍历过我曾推导与实践过的所有路径,我们的认知必定在同一高度之上。不同的创新者看到的是纷繁复杂世界背后同样的客观规律,而且创新者看见的未来不是浮于浅表的概念,而是可以实例化的完整图景,即使不是纤毫毕现,也必栩栩如生。
2017/10/14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