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摘抄自《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一书,本文完全为自我学习,请感兴趣的同学购买正版,支持原创
- 标记-清除算法
- 复制算法
-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标记-清除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标记-清除算法的不足有两个:一个是效率问题,标记和清除两个过程效率都不高;另一个是空间问题,标记清除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空间碎片太多可能会导致以后程序在分配较大内存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而不得不提前触发另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复制算法(Copying)
复制算法是将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当这一块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在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性清理掉。这样使的每次都是对整个半区进行内存回收,内存分配时也不用考虑内存碎片等复杂情况。这种算法的代价是将内存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未免太高了一点。
现在的商业虚拟机都采用这种算法来回收新生代,IBM公司的专门研究表面,新生代中的对象98%是“朝生夕死”的,所以并不需要按照1:1的比例来划分内存空间,而是将内存分为一块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HotSpot虚拟机默认Eden和Survivor的大小比例是8:1:1,这样只有10%的内存会被“浪费”。
为什么不是一块Survivor空间而是两块?
这里涉及到一个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存活周期的问题,比如一个对象在新生代经历15次(仅供参考)GC,就可以移到老年代了。问题来了,当我们第一次GC的时候,我们可以把Eden区的存活对象放到Survivor A空间,但是第二次GC的时候,Survivor A空间的存活对象也需要再次用Copying算法,放到Survivor B空间上,而把刚刚的Survivor A空间和Eden空间清除。第三次GC时,又把Survivor B空间的存活对象复制到Survivor A空间,如此反复。所以,这里就需要两块Survivor空间来回倒腾。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标记-整理算法是将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适合于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