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品牌研究院策划的IP图书《暖物·志》,是一本关于生活品质好物的图书,这些好物不一定名满天下,也不一定价值不菲,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能够切切实实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物微暖,亦可润人心。
为了寻找这些与《暖物·志》理念契合,适合收录到书里的品质好物,我们寻寻觅觅了好久,遇见了好多好物,也认识了好多好物背后的人。
因此,在《暖物·志》正式出版前,我们特地开设了这一栏目,这一次我们不说物,我们把镜头留给这些默默藏在背后的人。
今天我们来说说收录到《暖物·志》居篇的莲花锅——背后的人,树生和树太,下面放送现场采访实况的片段~
时间:2017年6月21日
地点:树可家居杂货铺
“有梦可依,有“树可”栖,幸福来自生活的细枝末节。”
掷地: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创业的想法?
树生:我在大学时有过摆几天的摊,买一些公仔文具在五山地铁口卖。但我认为这不是创业,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穷。
我们俩都有一颗爱折腾的心,刚毕业时上班很累,但周末我们会去跑马拉松、骑车、徒步、爬山、探险。后来慢慢喜欢上了拍照,也因此开了一个摄影工作室,帮朋友拍照,或者经朋友介绍,去做婚礼跟拍的工作。
与影楼的摆拍风格不同,我们想追求真实的表达,捕捉自然的情绪。但逐渐发现这与客户的影楼模式需求格格不入,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最终不得已选择放弃。
高中时我就很喜欢收集原版CD听东西,所以至今保有这个习惯。毕业工作不久后,发现原来卖打口碟的地方关门了,只好找新的地方来淘,一次偶然机会我在侨中找到了港口运来的货源。
因为找不到所以很想找,找到了又发现进货价格很低、利润很高,这两个驱动力使我萌生了卖打口碟的念头。
一箱子档次参差不齐的货,只要能淘到受欢迎的碟,就能一张30元卖出,甚至70—80元,但成本只要1—2元,这样算来利润可观。可当时的我只想到卖了一张可以盈利,却没想到卖不出去的货是要亏本的,结果现在还积压着一堆。
再后来,我们就和6M一起在六运小区开起了幸福杂货铺,慢慢发展到今天。
掷地:是什么让你们鼓起勇气辞去国企拥的稳定工作,一心经营树可?
树太:2015年,树生辞职专心投入网店,上周我也递了辞呈。
我害怕稳定的工作会让我越来越世俗,在国企工作轻松安逸,感受不到外面的世界。淘宝只做了三年,却遇到了太多在单位不可能经历的事,而这些经历改变了我们对许多事情的看法。
我们常常后悔不做什么而不是做了什么。辞职是一个感性也是理性的选择,因为国企的状态不是我想要的,很多想法在制度下得不到实现。今后即便我失败了,我也有足够的经验支撑我去另一家公司继续工作,其实没有想得那么可怕。
辞职前我们会设想失败的话该怎么办,有危机意识,会做好打算。现在怕失败只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因为团队里有好多人,仓库里有好多货。
掷地:“树可 幸福杂货铺”,为什么是这个名字?
树太:“幸福杂货铺”诞生于2010年,是当时我们参与经营的一家实体店铺的名字,源于叶怡兰老师的书《幸福杂货铺》。
“树可”是因为树生姓赖,这个字在广东话里寓意不好,嫁给树生后,我不想被称为赖太,索性就把他的姓氏拆开了,叫他束(树)父(负)先生,在生活中他也像父亲一样特别照顾我,在网店里我们便自称树生树太。
可是可以的意思,从实体店到网店,经历种种磨难后我们都坚持了下来,寓意可以,于是就有了“树可”。
掷地:网店刚开的时候做过什么冒险的事吗?
树太:起初我们都是找人拿货,不太稳定。在网店里一款产品卖完就下架,重新拿货再上架就很难了。因为网店的算法不同,可能你其他方面都好,但淘宝看到你断货了,就会质疑你的品质可能也是有问题的,你的权重就没那么高。
即便来货再上架,淘宝也会认为你供货能力不足,权重下降。为了保持好的产品货源不断,我们就自己去找工厂了。
但是工厂一开始也不会相信你的实力,所以为了得到这个工厂的信任,我们就在拿了两百多个搪瓷水壶后又加了几百个。其实我们跟经销商一般只拿20~30个,但跟工厂一拿就拿了几百个。
结果那时就压了几百个水壶,那很冒险,但14年的双十一、双十二卖了很多,有了信心,更知道什么产品在网上能卖得下去,慢慢地有了一点感觉。
以前觉得就算失败了也不值多少钱,但现在货品越来越多,两千多平方全是货,零售就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我们现在都不愿意去仓库,看到那些都吃不下饭。(笑)
现在虽然会有压力,但觉得怎么样都会有办法,肯定也还有很多滞销的、先压货的产品,我们需要时间去卖,或者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没做好,就慢慢去做好它。
我们更多是去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优化。
掷地:你认为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有做过什么事情去实现你的理想主义吗?
树太:一直都在做理想主义的事。我们很喜欢看工厂,觉得只有自己亲自考察过才能放心。基本上国内所有做搪瓷的工厂我们都看了个遍,最后只选出来了三四家。
工厂是蛮难找的,有一次为了找做竹编篮子的工厂,我们开车去广西,在一个偏僻的山区绕了很远的山路才找到,当时想着找了那么久也没见到工厂,其实心里是没底的,但现在想想又很感慨。
我们以前还做过打包师、客服的活动,为他们拍了视频,这些其实没什么用,但我看着他们就觉得他们应该要被更多人了解。每个职业都值得尊重,这是很阳光的。
理想主义的事带动不了销量,文字和我们想表达的东西也很少人在意,但我想始终有人看到,哪怕很少,那我就做吧,这也可以让树可有别于其他店铺,让粉丝可以感受到它的真实。
「写在最后」
这是树生树太曾经义无反顾的青春岁月,这是树可幸福杂货铺还没讲完的故事,这是树生树太与树可继续携手同行的一路惊喜。
寻找好物,未完待续,如果你的品牌也有故事,请联系小编报名,现在参选还来得及哦~
待集结完毕,《暖物·志》将于今秋10月与你见面,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