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惹的邻居

        朱元璋占据了应天,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但从历史大势上看,它的形势并不乐观。因为由南方起兵进攻北方而最后获得胜利的,少有先例。

        可朱元璋此时占据应天,却是占了个大便宜。

        我们介绍一下朱元璋邻居们,住在他东边镇江的是元朝军队,而住在东南方平江的是张士诚,东北面的是张明鉴的起义军,南面是八思尔不花,西面是徐寿辉。

朱元璋的邻居个个家强业大,朱元璋被他们围在中间,导致了元统治者想打朱元璋却又打不着的局面。

        朱元璋的邻居们虽然不喜欢朱元璋,但也正是因为它过于弱小,谁也没把他看在眼里,自己打来打去,没空搭理他。朱元璋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特点来储蓄资本,对他而言,元朝虽然是他苦大仇恨的报复对象,但还不到时候,他要去料理他的两个邻居,对他而言,这两个邻居才是真正可怕的对手,下面我们要介绍他的两个邻居,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张士诚和陈友谅。

        张士诚,男,1321年出生,职业:私盐贩子,泰州人,特点:1、不怕死,2、仗义好施,3、胸无大志。至正十三年,张士诚在台州起义。他是私盐贩子,所以他的起义兄弟也大都是干这行的,他不属于以贫民为主的红领巾系列,这也就为他和朱元璋的长期矛盾埋下了伏笔。

        作为当时众多起义者的一个,张士诚,是通过一场艰苦绝伦的战役,决定他的历史地位的,至正十三年,张士诚起兵后,连续攻占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张士诚的王位还没有坐多久,元朝就派兵打了,其实,元朝的官员也是认死理,谁称王就是打谁,要是碰到个埋头造反不称王,他反倒是不理,朱元璋就是占了这个便宜。

        当时很多人都建议放弃高邮,张士诚考虑良久,说出了一句话,“我们还能去哪呢?”是啊,还能去哪呢?死也要死在这里!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的悲壮!当高邮即将被攻下时,元朝政府内部出了问题,在以住的史书中,我们总是看到很多奸臣,这些人只顾自己,不顾国家,是大家痛恨的对象,比如秦桧,总是在关键时刻来那么一下子,坏了国家大事。事实少数民族也有奸臣,也会来这么一手,然后就是小人向皇帝进谗言,皇帝担心外面的将军造反,限令立刻回来。于是元军撤离了高邮,元朝也将随之完蛋。

        此战之后,张士诚名扬天下,他再接再厉,连续攻克江苏,浙江的富饶地区,成为最富有的人,朱元璋对他有一个精确的评价:器小。他没有大的志向,但它确实是个好人,还是个大好人,免除了浙江一带的赋税,浙江一带的百姓受了他的恩惠,纷纷为他修建祠堂,但是他的过于宽大和无主见,也使他无法成为枭雄。下面我们要介绍的陈友谅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但在介绍它之前,我们必须先介绍他原来的老板徐寿辉,他的国号很值得一提,堪称自古以来最奇特,叫天完,这个国号是怎么来的呢?请大家和我一起做一个拆字游戏,把天完两个字的上面去掉就可以发现是大元,这位唯恐自己的国号不能压制元朝,就想了这么个馊主意,在字上面讨个便宜。当时的徐寿辉地板很小,只有黄州和浠水这一片地方,此时一个浠水人参加了他队伍,此人相貌不凡,写得一手好字,他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男,1320年出生,浠水人,原姓谢,工作是渔民,曾经在县里干过文书,当徐寿辉的起义军来到它的家乡后,他参加了徐寿辉的部队。

        要分析这个人物需要从他的童年说起,他本来是渔民,还是那种最低等的渔民,这种渔民在元代一般不上岸,吃住都在船上,村民都不和他们打交道了,因为他们身上总是有挥之不去的鱼腥味,陈友谅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从小就饱受别人的歧视、唾骂,以及那种看见他就躲远远的行动和眼神,使得他的心中有着深厚的自卑感。往上爬,往上爬,直到那最高的顶点,那些瞧不起我的人,最终要在我的面前低下头来。在他心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权利和地位,当他高高在上的时候,没有人在敢歧视和唾骂他!

        陈友谅成为了天完国的第一重臣,他的能力充分的表现出来,他知人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更难得的是他是一个很有很有带兵才能的人,与他相比,徐寿辉就差的太远了,这个人确实是个好人,但除了好人,他什么也不是,陈友谅每天看着徐辉高高坐在宝座上就来气,这个废物为什么从上在上面,我还要向他请示?想要干掉徐寿寿辉很容易,但之前一定要解决他的那些眀教兄弟,第一个就是,赵普胜。于是不久之后,赵不胜你图谋不轨的名义被杀掉,丁普郎和博友德不是白痴,一看形势不对就溜了,跑到朱元璋那里继续当差。

        徐寿辉成为了真正的光杆司令,成为了陈友谅手中的棋子,几乎在所有的史书里都出现了这么一段奇怪的描述,至正二十年,徐寿辉在陈友谅的挟持下进攻朱元璋,进攻,还是被人挟持的,做皇帝做到这份上,还不如死了好。徐寿辉并不想死,他把权利交给了陈友谅,只是想活下去,陈友谅是属于那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人,他绝对不会放过徐寿辉。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至正二十年六月十六日,陈友谅领十万军队顺江而下攻克朱元璋的采石,还邀请徐寿辉去采石城的五通庙拜神,徐寿辉一向对这种活动很热衷,于是他应邀来到庙中。当他来到庙里时,陈友谅正站在窗前,身边站着两个卫士,外面下着两个很大的雨,陈友谅并没有理他,徐寿辉多少有些尴尬,他走到陈友谅身边,以一种近乎讨好的语气说,“我们就要打下应天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陈友谅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的说,“只是可惜你看不到那一天了”。徐寿辉蒙了,不是没有想过这一天到来,但当它到来时还是那么残酷。两个人都不说话了,死一般的沉默,陈友谅终于回头了,他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徐寿辉说出了徐寿辉一生中听到的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从这个乱世上生存下来的?”

        卫士上前,用准备好的铁锤打碎了徐寿辉的脑袋。陈友谅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讲道理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人,他的大汉国的年号是“大义”杀君即位的人居然敢把自己的年号取为大这件事告诉我们,陈友谅是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在他眼里,什么仁义道德都是狗屁。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下章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