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阅读了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在第九章《一个心理治疗师对美好生活的见解——充分发挥人的机能》中,作者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去探讨他对美好生活的见解,在他从事咨询工作中,从他的视角去感受每一个当事人是如何开始充分发挥其个体的机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书中提到的一个观念是,他认为最为有效的一种治疗体验,叫当事人中心,在咨询过程当中,没有咨询师与当事人的区别,是两个独立的个人之间的对话。而在这样的心理疗愈当中,当事人反而能够敞开心扉,并伸出去沟通的触角,从而让倾听的人到达他的内心深处。
在书中作者用了一个否定式的结论和一个肯定的结论来描绘他所认为的美好生活,其中否定式的结论是,美好生活不是一种美德,或者满足,或者涅槃的幸福状态,它不是某种内驱力的减少或者紧张状态的化解,也不是某种动态的观念。而肯定是的结论是美好生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是一个取向,而不是一个目的地。
而构成美好生活本质的这种取向是整个机体的选择,它是有心理的自由,可以引领当事人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变化与流动。
这个观念与我们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共同性,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也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人去对待。
我们让他敞开心扉,拥抱自己,不要成为高分的奴隶,技能的奴隶,懂事的奴隶,乖巧的奴隶……他可以大胆的探出自己的触角,去感知这个大千世界,可以感受任何一种情绪,同时他可以以更广阔的胸怀去接纳这个世界,他的每一个血液都是流动的,他的每一个机体都是自由的,他的生命充满创造力。
在今年元旦的第一天,我们每个人都写出自己的新年愿望,小朋友新年愿望的标题称呼自己为儿子,我告诉他这是你的愿望,儿子并不是你,儿子是我们对你的称呼,而你要郑重其事的写上你的名字,因为这是你的新年愿望,于是他似懂非懂的写上了自己的大名,这才真正的是他的愿望。
我们这一代,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是以分数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所谓的人才往往重视的是才而不是人,那是大工业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往往也是最不爱自己的人。
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当中,包括围绕我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当中,我们过多的强调“我以为”,而没有打开多元化思维,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没有饶过孩子,也未曾饶过自己,这也就是大部分家长感觉焦虑的原因。我们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但是我们要想到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作品,也不是书里面讲的完美小孩,每一个小孩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愿望。记得以前有一个段子,一个妈妈对小孩说,如果你再乖一点,再努力一点,再听话一点就好了,但是小孩反过来,却对大人没有要求,她唯一的要求就是你是我的妈妈。
我们对于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不是我们自己判断的,是被指导的,我们被剥夺了生命有机体自带的导航能力。所以在我们的人生航线当中,谁来为我们主宰,谁来为我们引导,我们只有依靠自己,我们要确立自己的目标,从而确定自己的航线。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我们自我探索,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
我们要秉持全人的发展,我们要知道在我面前出现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物,他有自己的感受,选择,认知。我们反观自己,在我们身上出现了太多的你应该怎么样,你不该怎么样,你多大时候应该结婚,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女孩子就应该稳定一点,女人就要多陪陪孩子,我们太多太多的被设定,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触觉慢慢被丧失,我们也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能力。我们小心翼翼,我们察言观色,我们敏感自卑,我们恐惧失败,我们害怕尝试。甚至有一些孩子在离开了父母指导之后,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所以你说的路线如何保持正确呢?
自由,平等,互益,让孩子活成一束光,别人靠近他,会感受光明,没人帮助,他照样可以照亮他前方的路。也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金标准和方法论,但可以做到,让他成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