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目前为止使用人数最多的通讯工具早已替代了短信,近两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流量费用的降低,它甚至代替了人们传统的打电话方式。
如今很多年轻人在和朋友,或是家人进行有效沟通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用微信音视频通话方式,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打开通讯录,找到对方号码的拨通方式。
因此,微信在每次更新和增加新功能时都会备受人们的关注,不过到目前为止,仍旧有一些大家所期待,但没有上线的功能,今天我们就列举几个看看大家对哪些功能的上线比较期待。
首先,我们来看看知乎里比较热议的一个功能——朋友圈三天可见。
据张小龙透露,目前开启此功能的人数已超出了1亿人,而此功能上线以来也一直成为人们热议与争论的话题,而在各种热议的话题背后也潜藏着我们微信里拥有越来越多陌生人的现象。
现如今不论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友,只要发生了些许联系的人很多都会选择主动添加对方的微信。
对于这样的情况来说,我们既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添加的请求,也没有适当的理由将对方再次删除,因此,索性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因我们的过去对方不曾参与,至于未来也不太可能有太多联系,所以干脆把过去的信息隐藏起来,想必这也是很多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不过,这样设置的话对老朋友就显得有些不公平,会给人一种你究竟是在防谁的感觉。
也如同我之前看到好友发了一个不错的链接,只因当时没有时间好好去看,事后想看只有单独的去找朋友要,造成一种很麻烦的感觉。
因此,这就让许多朋友对此功能提出了要求,觉得是否能够进行分组性的管理,将部分人设置为朋友圈三天可见,对于好友就可以完全开放,这样也显得比较人性化。
其实对于朋友圈功能的完善还有一点应该也会是大家所期待的吧!那便是对所发信息有修改的功能。
虽说现在很多人都不发朋友圈了,可是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工作的需要让我们不得不发一下朋友圈。
然而当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有漏字、错字的现象出现时,我们往往也只有把有问题的信息删除后重新编辑,之后再次发送。这样既会增加我们的工作量,有时还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情绪不稳定,或是“别有用心”等心理感受。
如果能像其他平台那样增加修改功能的话会少了很多麻烦的事情,也能够节约不少的时间。
说完朋友圈里的功能之后,我们来说一下聊天当中的三个功能。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新消息提醒功能。
随着我们微信里的人数越来越多后,每当有人给我们发消息时统一的提醒声音设置功能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虽说微信也有增加“强提醒”功能,可是就安卓系统用下来的感觉还是不怎么好用。
如果说能够像QQ那样有设置特别关心功能的话,应该会更合理一些。只因这样的提醒方式从声音上就和其他人的消息给区别开来,我们在忙碌的时候也就能够更直接判断出所收到消息的重要性。
这些一来在工作中的我们也能不用再为不重要的信息而分心,无形之中就能够提高我们工作的专注度。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互删好友功能。
微信单向删除好友对于微信人数较多的朋友的确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工作号中有上千个好友,需要找到谁把我删除要么一个个找,要么就是购买清粉软件进行自动检测。
我的一些好友在清粉的过程当中还发生过永久性被封号的情况,给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假使有了互删好友的功能就会变得轻松了很多。
当然关于这一点的话,也有很多朋友提出了质疑,说是我们没有权利因讨厌一个人而不让自己的联络方式存在于对方的好友列表里。他们把好友列表看作是手机通讯录。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说法和传统电话模式混为一谈了,毕竟微信无论如何仍旧属于个人空间。
你都把我给删除了,我又何必把你留在我的微信中呢?再说微信人数也是有上限的,我们也没必要强留一个微信“死粉”来充数对吧?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语音信息功能。
我们很多人每次收到30秒以上的语音信息都会有种很害怕的感觉。
只因无论是我们闲聊,还是在说工作中的事,听30秒以上都会花费我们一定的时间,而且来回发此类消息所花费的时间还会更多一些。最关键的是我们,在没有听清楚对方所说内容的情况下还得重头来听。
我之前在听一些网络课程最让我感到头疼的事便在于此,因为很多重点内容,或者是没有听清楚的话语,就必须得重头来听
最让人感到无奈的事是往往我们在某个关键话语中没听清楚时,返回来听我们往往也会依旧听不清楚,这样一来如果是30分钟课程的话,我们可能需要花上两个小时以上的听课时间。
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都会感到很崩溃,学习兴趣也会因此而下降
语音信息无法像视频一样有一个时间条的控制,可以随时拖动到想听的某个时间点的功能也是朋友们提的次数最多的一个意愿,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增加的功能?
随着微信越来越普及,我们也希望它的一些功能能够不断的完善,以及人性化,只有这样微信也才不会被其它通讯工具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