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都是面镜子吗,通过彼此的映射来感知自己的存在意义,分辨事物的好坏利弊,通过呼吸而呼吸。当我们一个人的意识存在在一片漆黑宇宙里,没有人体无法触摸,我们无法用眼,无法发声,无法聆听,没有任何的折射。这个时候我们如何感知周围的一切存在吗?亦或者说,这个时候还有“存在”的存在吗?
存在真的存在吗,我们的所以感知都是前人赋予的意义。但所有人都默许着彼此的,我们观察对方,揣摩行为来获得对他们的认知,贪婪的汲取着未知。
你说那是一片有生命的落叶,人们却说那是一只枯叶蝶。你哭了因为你觉得它就是一片有生命的枯叶。可是你其实并没有错,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他们所洋洋得意的只是复读上一个和你一样为事物赋予存在人的答案,他们视此为渊博。他们活在了名为“前人留下来的知识”的条框里。倘若第一个人给这样模样的生物取名叫做“生命叶。”你说这是一只长着枯叶一样的蝴蝶。他们就会嘲讽你的无知说这是片有生命的枯叶。
你仰在宇宙中心屏息时,发现这一切空洞就如同空气,时刻将你包裹在愚昧和自傲之间不断延伸扩散。你为自己所汲取到的事物知识而沾沾自喜,又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际的而愁眉苦脸。不过这未必是坏事,人失去了空气就会窒息;假如说存在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那么你周围的一切世界都会片刻间瓦解。
“我是什么,我的意义是谁赋予的?”
“世界是什么,宇宙又是什么?宇宙有限而无边?会不会我们才是“某一种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的微生物?”
“2+2可以等于五,为什么不能等于6789”
“枯叶蝶又亦什么意义?枯、叶还是蝶,都真的是它本身吗,为什么皱在一起缺少水分是“枯”,它为什么不能叫做大老虎?”
“广袤的宇宙无边的海洋为什么又要这样被定义?何为广袤何为无边?何为宇宙何为海洋?何为何为?”
“人为什么失去空气会窒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说我们是空气,空气失去了人即存在。”
...
当一切存在都溃烂瓦解后,人们就会被这些答案所扼住大脑,感到名为“无知”的痛苦。
当所有的存在都不存在了,这段话又或许只是一段没有意义的乱码。
可是又如何呢,你想的是什么那就会成为什么,世界上的所有被赋予的答案都是无解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那一套标准答案,亦或是成千上万的,无数的答案。
就像是枯叶蝶,我打心底的也可以叫它哈士奇,谁又能否定我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