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边到处都是卖海鲜的,我还看到了之前在无数次在电视上看到的,妈的忘了名字了。鲎,音[hòu],sb(horseshoe crab),属于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1] ,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最早的鲎化石见于奥陶纪(5.05亿~4.38亿年前),形态与现代鲎相似的鲎化石出现于侏罗纪(2.08亿~1.44亿年前)。
与三叶虫 (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岸。又称马蹄蟹,但不是蟹,而与蝎、蜘蛛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上网重新百度了一下,就是那张照片,登上楼梯,看到成片的阁楼,嵌在青蔓只中,蔓藤缠绕着墙壁,现在想来那应该是一个酒店,没钱啊,有钱再来一定住这里。回头望去那是挡住目光的一排略微带着黄色的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树。在树的顶端那边是散开乌云的晴天,那树的中段位置是对着宽阔的石头铺就的底板。
我看到了在岛上很多的新春的音乐会的广告牌,我想这地方难怪是文艺青年的聚集的啊各种文艺事不绝啊。说回文艺,在岛上有无数的文艺咖啡店,或者其他的文艺属相的东西,主要还是商业,我不是说商业不好,没有商业根本活不下去。
可是什么事都要有度管着。毕竟文艺到达顶点后,就是让人厌恶的穷酸了商业到了顶点就是让人厌恶的铜臭。都是让人不快的气味。好的结合就能让文艺焕发生机,让商业从中取利。
不说这些了,聊点别的,转过街角,一座福音堂立在海边的阳光里。在那高高的台阶上,有两位沐浴阳的老人。老人正晒着太阳,聊着天,安详。这里果然是风水福地,各类宗教齐备。我想这个宗教的拥护者也喜欢找风光秀丽的地方。
佛教 基督,清真,在鼓浪屿上没注意,也可能有我没注意。但是我住的斯博瑞城市酒店附近就有一家清真寺。我那个商业街附近也有天主教堂,还有一个什么台湾旧址什么的也忘了。那里的老建筑虽然老,但是很有生气,不是所有老人都有生气的。有的的老了就心散了,如枯灯残烛,一阵强风就能熄灭他的生命之火。有的老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始终心没散,有气魄。有沧桑年代的历史厚重。
说鼓浪屿,上还有一件弘一法师的道场,那时候的弘一法师啊,附近的景点就是日光岩。事实上找到第一个景点是很难的,我记得我在台阶上看着如潮的人流,各色随意成观的景色。高大的绿树,清闲的时光。还有各种拍照片的人。我让我的镜头努力的避开犹如蚂蚁一样众多的人头。进了那个庙了先是全景拍一张。那个庙的佛像并么有在土木结构的建筑里,而是高高的立在石头上,望向苍茫的大海。景色美是公认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名人题词留诗,刻在石头上,随处可见。说回弘一法师,这位地道的天津人,写出的长亭外,古道边,悠悠芳草碧连天。相比较于太虚和印光,他更出名一点,至少我浅显的只知道弘一的事,和一点点太虚大师的事,那还是我在图书馆看杂志介绍的只言片语。
登高远望,海天一色,鲜艳的洋房屋顶和翠绿的茂密树冠,相映成趣。相比于前两天的阴雨,这样有一层薄薄的云已经是天公的难得的恩赐了。这石头山就是巨大的石块啊,所谓日光岩也就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我想同样是石头,位置不同差别迥异。写首诗吧,
天云倒置压低海,绿木撑天日光岩。算了编不下去了。望着远处还有薄薄的浓雾,那片现代的高大建筑若影若现,想虚无的海市蜃楼。无心看景专心爬山,一定会当凌绝顶,登上日光岩。人真是不一般的多,我上走的速度越来越慢,其实上到顶端的路径有很多条,同样下去的路也很多。
现在看那时候的照片真是美不胜收啊。那放眼望去成片的团团簇簇的茂密树冠,有些许还带有欣喜的色彩嵌在整片绿幕上。一些老建筑藏在其间。这样看去鼓浪屿还真是小啊,随便一看就是海边了。
我记得之前说过了,中国就是个巨大的无时无刻不在建筑的工厂。在鼓浪屿上也找到了一处施工的建筑,虽然很是隐秘,但是在日光岩上还是清晰可见的。仔细回想也就是这一处了。
我看着鼓浪屿上的格式建筑,号称是建筑博物馆,我在日光岩上看见的是成片的屋顶,和绿色相应铺满了全岛和远处和海岸线够绝妙的景致。在高处这样的景色随处可见,放眼望去就是风光秀丽的油画景致。我画画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拙劣。拍摄技法更是无从谈起,只是我这样卓略的技术,用廉价的手机拍摄的照片都给人以美的感受,只能证明这地方太美了。说回建筑,我真是觉得那建筑像长在岛上似得,好像他们生来就和那些树一起成长,和整个岛的气质是那样的契合。
事实上我那些照片都是在日光岩顶上拍的,只能说那上面人太多了,任何事都有代价啊。我记得最顶端地方狭小,只能容忍很少的人过去。我自 己也在第二高的顶峰等了好久,才等的最顶端的人下来,我才能上去。我其实是有回去意思的。可是出来一玩为的不就是这方寸间的占据吗?在这些景点不就是看那些东西吗?我还是等了很久,第二层等待的人真是不一般的多啊。我心生回意,可是要下去第二层都十分困难。无奈和只能再次顺着人流上到顶端。我很庆幸自己空手而来,没带什么行李,如果带的太多,拿包会耗费大量体力的。
说回在顶点拍的照片,现在看依然让人心驰神往啊。记得听游人说这样看那些人都想小蚂蚁似得在海边沙滩玩乐。那金色的海滩啊,清澈的海水,茂密的建筑,和翠绿的植被。上面人实在太多,只能停留有限的时间,我下那狭窄的楼梯,慢慢的离开日光岩。
我有时也会跟随其他 游客的拍摄的角度拍一些照片。我下山的时候,看到一个拍摄的母女,自己也跟随他们的视角拍了一张。那个略带晦暗的老建筑,依然相映成趣。
说完了日光岩,下一个景点,原本是要去琴园,我记得我是饿了,吃了一份墨鱼丸。要找琴园的入口,我记得还有那个穿情路装的情侣找琴园的入口。好在我还是找到了。记得入口很小啊,之前买过的通票在日光岩上就已经打过票了。这次又打卡了。也可能是我没找到真正的景点,还看到了解放军解放厦门的纪念碑,那个景点,听涛崖,那里景色非常不错啊。
回溯一个生了苔藓的老旧石门廊。在听涛崖上拍了一张现在看十分满意的地方。现在看看我竟然没去那个大海尽头里石头制作的栈桥。那个栈桥我也走过了可是也没有走到尽头。我看到了一些青年男女在那里闲聊。我还是想说一下在到听涛崖的之前的一些事,我没有拍照片,记忆也十分模糊了。
我用那个地图垫在屁股下,那里的岩石有点潮湿,岩石那里也没有道路,各种岩石有些陡峭,我趴在铁栏杆上望着大海。我坐在陡峭的岩石上,还有点害怕滑倒。看着陡峭的悬崖,吹着海风,安静的休息。
现在回顾,记得那时候,看着大海,听着涛声,嗅着海风,晒着午后的太阳。当时没想太多,就是太累。歇够了,下山去 其他的景点。毕竟不能浪费票钱。之后去的就是鼓浪洞,在过了山洞后,我嗅到了蛋仔的香气,就是开了胃口。其实当时并不是很饿。看到旁边的小孩异常可爱。随拍照。那里有一个贝壳馆的,当时犹豫来着,毕竟那时候时间已经不宽裕咯。已经下午三点了,岛上还有多处没去。不能扫兴。下一站必须是老马的观复博物馆。那个博物馆和那个菽园在一起,这个菽找了好久,之前害怕读错了,看来只是念菽。这个菽园也是达官显贵修的宅子,里面有老马的观复博物馆。进了博物馆,看到,不能拍照,不能触摸,也就收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