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家长都在孩子吃饭困难而无休止战争的战壕里。我是其中一员,吃饭战壕里的各种情况我都遇到过,回放一下我们家吃饭的情况:
一年半前:
女儿拿着玩具玩,一边给她讲着故事一边喂她。
上幼儿园后:
收起玩具自己吃,偶尔喂一下,她的饭菜单做,吃得很慢,吃一点就不吃了。
然后先说教:“吃蛋黄能聪明哦”、“吃鱼能长高多吃点”、“喝汤少了身体缺水喉咙会肿痛”等等,偶尔能起下作用,再接着也不买账了。
接着威胁:“听到120了没,它是要带走不好好吃饭的孩子的”、“直升飞机来了,来带走不乖乖吃饭的孩子”、“不吃饭一会儿什么都没得吃啊”、“再不吃我一会儿收起来了啊”然后她真的不吃就开始劝:“再喝一口汤,再吃掉这两口鱼”,也是偶尔起下作用。
为了吃饭大人精疲力尽,孩子也是郁闷至极。
反思原因
每个在吃饭战壕的家长都希望出现这样的美好画面:
吃饭时候孩子自己能给什么吃什么,在饭桌上都能很快很乖的吃完。
可是为什么总是不如所愿呢?
1、超级父母—家长包办太多,“吃什么,怎么吃”一切都安排妥当,对于孩子来说吃饭是大人的事,上桌吃饭仅仅为了配合家长,有些孩子吃饭也挺好,但也许只是为了把认真吃饭作为取悦大人的手段。
“饿了就找吃的”这是动物的本能!超级父母剥夺了孩子发挥本能的机会!
2、家长的过度强化
生活中,经常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好好吃饭”、“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乖乖刷牙”、“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晚上不睡觉”,然后这些事就成了家长和孩子长期无休止战争的战场。
这些事情也就不断被强化,就真成“事儿”了
3、觉察—可是家长为什么包办这么多还对所谓的“不好的习惯”过度强化呢?
最近听到一个观点还是蛮感触的:
家长需要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与孩子进行互动
多么荒唐的观点,作为当事人的我巴不得孩子乖乖吃饭,我怎么可能需要与孩子战争呢?
试想:哪一天美好的画面出现孩子很乖地吃完大人给的食物,不哭不闹,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我想起来一个朋友的故事,她的女儿很乖很独立,会自己做饭自己整理,生活中几乎可以不需要麻烦她,当时听到这,我想大部分人应该会和我一样投以羡慕的眼神:这还什么烦恼啊,这种女儿给我来一打。可是朋友说:女儿这样她觉得她没有被需要的存在感,她很烦恼。
我突然觉察到面上我很烦这种吃饭的斗智斗勇,但是深层次来说我也在享受这种互动和女儿保持着关系。
到这儿我释然了,是我们的关系问题嫁接在了吃饭问题上了。
我决定改变,从关系上我通过和她有特殊时光进行互动,关于吃饭我决定一天进步一点点。
约定的有效跟进
一直吃饭都有约定吃饭半个小时(小童),但是都没有很好的跟进执行。
没有执行的约定就成为威胁的工具。
1、提前提醒
这天吃早饭,吃饭前我提前提醒女儿:我们吃饭多长时间?
她回答:半个小时。
我:嗯,那半个小时后妈妈把桌上的食物都收起来哦。
女儿:好的。(心不在焉地回答着,她觉得这还是和往常一样说说而已)
2、有效执行—只做不说
吃饭过程中我没有叨叨她,只是在时间快到的时候提醒一下而已。
中间她还拿着玩具跟我说话,我和她笑一笑继续吃我的饭。
时间到了,她还没吃两口。
我:时间到了,妈妈要把食物收起来了。(她不以为然)
然后我开始收了,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了。
她惊呆了,第一反应嚎啕大哭:我要吃饭,我要吃饭!
我收拾完东西抱她回房间。
3、有效执行—和善而坚定
回房间的她继续哭得歇斯底里:“我要吃饭”“我要吃饭”“坏妈妈,妈妈是坏蛋”
不让我抱她,即使我伸出约定控制情绪的手势也是没有用的,我没说:你看,我刚才都跟你说了,你自己还不好好吃饭吧。也没说:你自己不好好吃饭还乱发脾气。
我理解这突然的变化让她措手不及即使我有提前提醒,我理解她的情绪,也接纳她的情绪,我只说:妈妈在旁边等你,你如果情绪好点了妈妈再跟你说话,然后就在一边等她。她越哭越厉害,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继续等。一会儿她好了一些,我抱着她,继续哭。僵持了十几分钟,好一些了
她哭着说:我要吃饭。
我抱着她:妈妈爱你,但是吃饭时间已经过去了。
女儿:不要,我要吃饭。
我:妈妈爱你,妈妈也很想给你吃饭,但是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她继续哭着:妈妈再给我十分钟好不好。
我:妈妈很想给你十分钟,但是约定的时间里没有额外的十分钟。
女儿又哭:我要吃饭。
又过了十分钟,我的和善而坚定让女儿彻底知道这不是说说而已了,约定说到要做到的。她的情绪好多了。可是她还是一直说想吃饭,我知道她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下。
我:今天妈妈把碗真的收起来,你是不是感到很意外和生气?她点点头
我:你肚子还很饿想吃饭?她点点头
我:有什么好主意吗?
她:我们再约定一下好吗?我十分钟吃完,以后还是半个小时。
临时情况临时约定。我说:嗯,我同意。
于是出去,她5分钟吃完了。
调动家人寻求合作
现在的家庭大都需要老人家帮忙带孩子,我家也是。和女儿的约定很难执行,因为我上班并非时时在家,孩子就是孩子,她对约定重要性的认识和约定的执行程度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家里的爷爷奶奶不知道我们的约定,所以我需要调动家人寻求合作。
怎么合作呢?老人家都是宠孩子的,他们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吃一口也好,要让老人家接受孩子吃多少无所谓太难了。其实老人家也很辛苦,每天带孩子给孩子做好吃的孩子不买账,他们也很需要帮助。但是很难接受说教,告诉他们要这样要那样他们也会不高兴。
吃完饭,我玩游戏一样地跟女儿说:我们家设一个吃饭监督员好不好。
女儿很开心说:我来当我来当…
我:那你需要获得其他人的同意啊……然后我和她一起叫了有在家里的所有人坐下宣布这个重要的决定(生活需要仪式感)。
大家都坐下了,我当了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笑笑,接下来笑笑希望当家里的吃饭监督员,大家同意吗?都同意了……
我:吃饭监督员需要做什么?
女儿:监督全家人吃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我:那用什么来计时呢?
女儿:30分钟的沙漏。
我:那你来监督大家,谁来监督你?
女儿:奶奶或者妈妈。
我:30分钟到了还没吃完怎么办?
女儿:所有食物收起来。
我:大家同意吗?(一致同意)那现在我给我们家的吃饭监督员颁发勋章……
女儿无比自豪,价值感、存在感满满…
同时我也让家里的人认同和配合我们的约定了…我和奶奶也打了预防针:中午也许女儿还是会有情绪,很正常,孩子就是孩子,坚定执行能帮助她成长。获得了家人的合作…
当天中午我没在家,回来反馈说约定执行得很好。感谢家人的合作和女儿执行约定。
每次进步一点点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执行约定理解孩子就是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如果执行不好,在错误中学习也是个不错的机会,接纳孩子也接纳自己。一件事情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这件事。让硝烟四起的吃饭“战场”变成美好的特殊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