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随大流,我们要有主见,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虽然经常有人告诫我们,但很遗憾,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有几个人在朝天上看时,我们也像中了邪一样,不受控制地朝天上看去。
人们为啥随大流儿?
今天影响力讲到的大杀器是“社会认同”。为了获得多数人的认同,不被看做异类,为了快速决策,节省体力和时间,我们在判断事情是否正确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参考别人的做法,我们不假思索,从容淡定地走向了有人排队的饭馆。
社会认同能用在写文案的时候
幽默剧里的“罐头笑”,乞丐碗里的“大票儿”,饭店门口排队的大长龙,无不是人们为了获利,故意制造的假象,虽然我们都对“假到爆”的罐头笑嗤之以鼻,但是精明的制片人从未动摇过取消他们的念头,因为他们从数据可以知道,知道观众其实是爱它的。
有恐惧症的小孩子看到其他小孩子和狗狗玩耍的影片,后来再也不怕狗了;作者3岁的孩子看到同样是3岁的小伙伴儿会游泳,于是自己也觉得可以不用再害怕水,终于也学会了游泳。人更容易被跟自己有着相似特征的人的行为影响,促成相同的行动。
”这个小区有9成父母都带孩子来我们这“,这句广告词应该会比普通的”开学了,招生了“要好一些。
关键时刻救你自己一命
书中讲了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在纽约的大街上被暴力致死,38个目击者竟然没有一个打电话报警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了中国一个新闻事件:在酒店走廊,一女孩被强行拖走施暴,在场的服务员和其他房客以为是情侣吵架,都无动于衷。通常情况下,媒体的解读都是:大城市,很冷漠。
看书多就是好,这种现象的解释叫作:多元无知。当个体在审视他人反应,消除不确定性地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视一点微妙而重要的事实:其他人有可能也在寻找社会证据,摆脱困境。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喜欢摆出一副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样子,所以我们只是暗中瞟着周围的人,不动声色地寻找证据。于是,在社会认同原理的作用下,38个目击者都觉得这事没什么紧急的,于是女孩便惨死街头。
有一个可怕的结论就是:当你发生危险时,旁边的目击者越多,你的危险性越高。因为一旦处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多元无知的发生。在危机时刻避免多元无知,救自己一命,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不能让旁观者来判断你的情况,喊出你的需要。比如当你遇到车祸,有人围观却没有人帮助时:
1. 指定一个救助者。让对方知道他是需要提供帮助的人,不是别人。
2. 告诉他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让对方清楚自己要如何提供帮助,不要让他花时间猜。
各项科学证据表明,只要简单两步,你就应该会得到快速、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