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检票口门前排着长长的队。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上车。候车室的空气非常的闷热,大家都有一点焦躁,时不时发出各种的抱怨。终于,检票员来了,开始检票了。检票之前,检票员程序性的说着,蓝票怎么走?红票怎么走?注意什么?检票员说的很投入,很流利。可能是由于扩音器的原因,什么也听不清楚,也没有人听她说什么?大家嗡嗡的说着话。这个情景让我想到了上课的情形。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的在讲台上面讲课,口若悬河,非常的投入。我们总认为,这样买力的讲解,学生一定会有收获。可是,等到考试的时候,会发现效果根本不如想象的好。我们一直抱怨学生的不努力,智力不行。可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和检票员一样去讲,只是为了例行公事,根本没有考虑听众。如果我们能够听一听学生的反馈,听一下他们是否听清楚,听明白?这样简单的反馈,会让我们的讲授效果更好一点。我们也能够更加清楚的知道该从什么方向调整。而且,我们和检票员不一样,不仅重复做这个程序,而且还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你讲的专业,讲的投入,听众就一定会听清楚。听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讲者,更多的取决于听者。唤起听者的兴趣,才是讲授的根本。忽略听众的演讲是最不成功的。
为了照顾老人与领小孩的旅客,车站让他们不用排队,先行进入旅客进站道。可是,进站通道封闭严密,又没有空调,而车晚点。老人与小孩待在里面,更加的闷热。似乎空气中的焦躁的声音都能够听见。这让我想到了帮助学困生。带着他们走捷径,可能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我们没有给学困生带来实在帮助,反而让他们受到了委曲。帮助孩子,就需要真实的让他们感觉到温暖,而不是一种表面的形式。做,就做好,而不是华而不实的现象。
二
坐在火车的卧铺上,观看着两边优美的风景。孩子在中铺,我在下铺。我所说的孩子偶尔看不到,而孩子能看到的,大部分我看不到。在聊外边美景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不能够在一个层面,交流似乎不是太顺畅。我们教育生活,教育问题的沟通如果不能够放在一个层面讨论,会让问题的效果大大折扣。
只有在同一层面,才有交流的共同语言,共同行动。很多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不是在同一层面交流。大家交流的很高兴,其实,谁也不了解谁。大家彼此违心待在一起而已。
高方位看到的景色,低层次是无法了解和想象的。要想有相同的话题,唯一的选择是提升到相同的层次。
三
人生到处是风景,只有我们用心体会,会发现更多的温馨,会体验不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