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母爱如水, 父爱如山”。应该是这样吧。为什么是应该?原因是因为妈妈对我的温柔如水的爱很多很多,但是我想说的是巍峨大山版的父爱我自认为没有得到过。
从小我与父亲的关系本是比其他父子之前轻松愉快的多,父与子之间相处融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与父亲的见面也慢慢减少。两人之间关系慢慢淡化。渐渐的,我们俩面对面的聊天,微笑逐渐减少,渐渐的那一声,那一个字“爸”也越来越少。我与朋友说我从初二到现在再也没喊过,不是不愿意,而是喊不出来了。这可能不难,可心里难以释怀。从当初的争吵,到时候的一巴掌,到现在的无话可说。行吧!今年父亲节我按照自己之前想要做的,在过年过节该买的,该送的礼物我一样不差,他请我吃了一顿火锅,我们俩就这么面对面坐着,低头吃饭,闷声不响,我也不再对他长久以来的各种空话、大话抱有幻想。毕竟,小时候盼望着,盼望着,就过去了。
这篇文章的启发并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我的一个朋友,她与其父亲的关系比我的还要难以让人释怀。在他俩之前,两人都有过激处,但我站在朋友一方,不仅仅是因为关系好。而是,我认为她的父亲做的一些事不应该是一个父亲该做的。“你怎么不去死?”“你就是个废物!”这种打击式对话,谁能受得了?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恶毒语音,折磨着她,自残行为,自杀的念头,让我们当朋友的心疼。心理的疾病控制着她,她怀疑自己被亲情PUA。而当我面对他父亲时,并且在我观察来看,不像是能够在家动手,并且会对孩子如此的男人。可能是我眼拙吧,在外人五人六,在内......唉!大学开学就能开心点了,希望距离真的能够产生美吧!
原生家庭这个词这几年之所以被放到社会提及和讨论,不仅仅只是因为他表面的阳光,更多是由于角落的黑暗和背后故事的心酸,愿更多对自己原生家庭人们,能够慢慢看淡,像苏明玉学习,但不要如同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