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文
“炒股,你还研究公司?可笑。”
这是我前几天写文章的时候,看到的一个网友的留言。当时的我觉得,有这样心里的朋友应该是不在少数的。
我的回答是。“恩,炒股,不用研究公司的。投资,才用。”
其实,我一直都发现,我们天国的股民有一个极其错误的思想。就是喜欢用“炒”字来描述一件本来非常正儿八经的事。“炒”代表着啥?“小炒,炒饭,炒面”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炒”字,代表着市餐饮界“短、平、快”。你做得不需要美味可口,只要够快,够便捷就行。随后,这句话这哥“炒”字就被沿用到了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贵金属市场,外汇交易所。就出现了,炒股,炒房,炒黄金,炒外汇一系列以“炒”字为前提的金融工具交易。
当然了,这个“炒”字是某一个时期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然而,我可以明白的告诉这些小伙伴。你继续用“炒”的方式,在这个市场玩,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深的话就不说了)
另外,在接受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核心思维之后。有一些朋友也调侃到。“一个公司没有那么容易让你弄清楚的。就算你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可能依旧研究不深,或者根本研究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个朋友说的一点都没错。然而,这句话,听起来又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这和那些经常说“努力也不一定成功,算你很努力了,最后也可能一败涂地”的人是一样的。有点偏灰暗了一些。
那我试问。“就因为可能最后会一败涂地,你就选择一开始就不努力了吗?”
显然不是。
我承认,研究公司本身来说,对于一般的投资者,也就是对于仅仅是对于理财感兴趣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小的挑战。因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随便几个专业名词就可以把人搞得头昏脑涨。
不过,我有一个小小技巧,可以让这些仅仅对理财兴趣,又难以投入大量时间的朋友在一个合适时间段,以不太贵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公司股票。
金融学中,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搭便车问题”。也就是说,你可以观察别人所采取的行动之后,花很少的力气搭便车,已取得和别人差不多的结果。
但清楚。这和市面上说的“抄作业”,“跟的某大V买黑马”不是一回事。原因在于,某某老师说他买了XX股,赚了多少多少倍。这件事情本根无法验证。全靠吹。
所以,说到“搭便车”还是要跟着上市公司的步伐走。也就在你看好某某公司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公司,卖牛奶的伊利和卖火腿肠的双汇。你很看好这家公司,然而又不清楚目前的价格买合不合适,会不会买贵了。那么一个行之有效的“搭便车”的方法是“在这家公司回购自己家股份时候,就你出手买入这家公司的不错时机”。
原因不难理解。一家优秀的公司。公司在购买自家股票之前,一定做过相对应的价值评估,所以,很少会在超出公司本身价值很多的价格时,回购自家股份。换句话说,你在此时,买入的话,价格不太会吃亏。
当然,我不是说此时的股价,不会继续更加便宜。更不是说,此价格买了之后,马上就会涨哦!!
只能说,从3年的周期来看,价格是划算的,就对了。
恩,这个小技巧,聪明的你应该会了吧。下次记得用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