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0岁的女孩,该有怎样的生活?
是依偎在父母怀里撒娇,抑或和小伙伴打闹?
是做众人的小公主,还是当大家的掌上明珠?
当生命的幼小遇到现实的苦痛。
悲剧就此上演。
001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报道:
2017年3月12日,河南洛阳农民杨万续31岁的妻子杨占晓头痛厉害,在洛阳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死亡。人死不能复生,一切都没了盼头,杨万续面对四个孩子,泪如雨下……
再过几天,杨万续将要外出去建筑工地打工,为她们四个挣取生活费和学费。
在姐弟四个中,最大的是10岁的红红。
现在,她的角色成了妈妈,要照顾三个兄妹的生活,10岁的孩子,本应享受父母关爱照顾的年龄,无奈的要挑起这副责任的重担。
红红现在上四年级,正是学知识的年龄,面对一边是学业,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弟妹,她很难顾及,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如此年幼,遭遇如此不幸,怎能不叫人心生怜悯。
002
红红的不幸,是千万个留守儿童不幸的缩影。
城镇化的发展让农民失去了土地,年轻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相依为命。
由于自小无法和双亲在一起,留守儿童缺少必要的安全感,在长大后就会出现很多性格问题。
之前看过网友总结的一个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
强烈的自卑感
自我认同感很低,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好,走路总是低着头,想变成世界的小透明。
想获得别人的赞同,如果有人说喜欢自己简直开心坏了!遇到问题总是会先反省自己的错误,总觉得是自己不好才造成这一切。
很容易相信别人
不会拒绝别人,对别人好就会特别好,在别人眼里特别矫情又倔强。
不会爱也不会被爱
不怎么会维持关系,无论是家人之间还是朋友之间, 不会主动联系他人,任由感情开始和结束。
接受不了分别
短暂的分别也接受不了,总觉得自己被抛弃,所以遇到一个又一个渣男,还义无反顾的扑上去,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松子,毫无原则的爱别人。
暴躁又悲观
极度的悲观主义者,也伤害了很多人。情绪管理能力极差,放弃和逃避念头常有。
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
觉得自己做不好一个好妈妈,也不懂如何和恋人相处,觉得自己会搞砸。
并非所有留守儿童一定会变成如此,也不是说城镇化是罪恶之花,悲惨之源。
我也听说过很多留守儿童,坚强乐观,勤奋好学,收获了积极的人生。
但是,这样的几率太小太小。
留守儿童相比正常孩子,面临着更多的成长难题。
他们无法和父母诉说自己的成长的烦恼,无法排解内心的忧愁。
他们带着缺失感长大, 必然会把缺失感投影在这个世界上。
他们的人生,往往带着缺憾和不完美。
不幸叠加不幸,痛苦连着痛苦。
003
更可怕的不是失去现在, 而是没有将来。
母亲病逝,年长的红红不得不得承担母亲的角色,成为三个年幼弟妹的妈妈。
她需要做饭洗衣,照顾弟妹的日常生活。
当繁重的现实生活压在她脆弱的双肩时,当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系于她一身时,
她如何学习?如何奋斗?又如何改变命运?
循环,是穷苦的循环。
宿命,是悲惨的宿命。
太多太多的留守儿童,如红红一般,在大山的深处
埋没着,挣扎着,绝望着。
很多人认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走出大山。
他们不知道,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读不起书
在黑暗无光的人生路上踽踽独行。
活着,死去。
下一代,一代又一代,无法逃脱的宿命。
之前有一篇很流行的文章叫《城堡的落成:上升通道即将关闭的中国社会》,里面讲到我国存在的阶级固化问题。
这个年代并非没有上升通道,而是上升通道是受控的,是艰难的。
这个结论让人绝望,这个现实让人恐慌。
宿命,真的无法打破吗?
我想,宿命既是弱者眼里的绊脚石,也是强者眼里的垫脚石
最好走的路,永远是下坡路。
人生,本来就是孤独而艰难的旅程。
面对宿命,是奋起,还是退缩?
你的选择恰是你的结局。
004
有太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认同,去帮助。
也许我们的一个善行,会照亮他们生活的一角,会给他们贫瘠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
最近看《朗读者》,最让我动容是一个特殊的“校长”郭小平。
他本是一名医院院长,因为看到很多艾滋病孤儿无法上学,无法读书,毅然决然放弃高薪厚职,成立中国第一家红丝带学校。
从“院长”到“校长”,13年的坚持,33个艾滋病患儿,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改变了各自的命运。
当他深情地朗读着拉迪亚德·吉卜林的《如果》时,无数观众为他动容,为他的菩萨心肠所感动。
也许我们做不到郭校长那样的无私,那样的奋然不顾。
但我们依然可以贡献自己微薄之力,为那些遭遇困难的人们,做些什么。
要相信,爱是有生命的,爱是有灵魂的。
爱,即使微小,但绝不卑微。
你的一份坚定的支持,
也许,就会改变了一个留守儿童的一生。
用生命影响生命。
我愿意,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