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鹅,白天鹅的模样是否立马浮现在你脑海?
事实上,17世纪以前的欧洲人也认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去了澳洲发现岸上居然有黑天鹅,过往的固有认知立马崩塌。
后来“黑天鹅”被特指为难以预测、概率小、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与之前文章提到的“灰犀牛”正好形成互补。(有关灰犀牛文章请点-->
犀牛就在你身边,等着你束手就擒)
与“灰犀牛”只有负面影响不同,“黑天鹅”有正面事件也有负面事件,正面“黑天鹅”需要时间来显现它们的影响,而负面“黑天鹅”产生的影响却极为迅速且巨大,更值得我们去留意。
无处不在的“黑天鹅”
“黑天鹅”可以存在于很多领域,曾经的“9.11”、东南亚海啸、马航失联,这些社会事件无不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民众心理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
而在生活中,家人的失业、重病、意外同样也在重创着不少普通的家庭。
由此可见,“黑天鹅”就在身边环绕着,我们也见过,只是它还没有向我们飞来,因此大多数人幸运地走到了今天,继续拥有着美满的生活。
但它的可怕恰好在于不可测且威力大,很多人会因此而担心。当然,也会有人抓住“概率小”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特点而选择无视。但其中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习惯低估不确定性
大家身边是否会有这样的亲友:他们习惯了高估自己的健康和运气,面对一些不可控的生病/意外时就自信“自己不会是那个可怜虫”、“人这么多,怎么可能轮到自己?”,因此不去好好规划未来的生活保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诚然,从大数据来看,疾病、意外对于一个群体来说是小概率事件,但可惜的是这些悲剧最终会落到谁身上我们无从知晓,其概率也无法计算。谁都不想首当其冲,但总有人要承担这些不幸。
若不是自己最好,可以省去一笔保费来用作购物/饮食。但倘若不幸,所产生的医疗费、误工产生的工资损失将继而全部由整个家庭承担,这时才开始醒悟“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实在得不偿失。
我们习惯用过去推算未来
我们常常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以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但仔细想想,我们从出生以来周围发生的重大事件、技术变革是否又都是预料之中的呢?相遇的恋人,志趣相投的朋友、从事的工作是否都如自己所料呢?
《黑天鹅》中有个生动的例子:“火鸡每天都在等着定时定点被投喂,这个事情持续了1000天。待第1001天来临之时,它还是照例候在投食区,但等待它的却已不是食物,而是菜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本书提到“对待未来,我们习惯于过滤,以为他是正常的,没有黑天鹅事件,而实际上,未来根本没有正常而言。”
如果我们能用过往经验推算未来的发展,世界会非常美好,但这暂时只是异想天开。
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
如果有颗能预测未来的水晶球就好了,但可惜没有。
回过头来看,08年的冰灾导致很多人被困火车,无法返乡;17年的九寨沟地震导致十多万人受灾;19年山西洪涝灾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1亿人民币。
而在其发生前我们却难以预料。
我们往往不惧怕“已知”的继续,而是“未知”的降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一些新闻时我们总会感慨“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临。”
其实我们对明天的来临早就习以为常,惧怕的是意外的降临,因为“正常”并不起眼,但往往小概率的“异常”才会致命。
我们自以为未来一切顺利,却总是被现实迎头痛击,最后还是要让自己去承担这些后果。
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
面对这些不可测,我们是不是只能坐以待毙呢?
显然不是。我们虽然不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某个事情的发生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不知道地震何时会来,但是我们能够知道来临时发生的损失;我们不知道疾病何时会来,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来临时对家庭的影响。
因此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知道事情发生后的不利影响,而不需要花时间去计算其发生的可能性。
借用前辈曾说过的一句话“人生需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当我们都开始着手准备应对未来的“黑天鹅”时,我们对未来发生的一切不确定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正视“黑天鹅”,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一道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