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 vs 免疫药物
靶向药物针对癌细胞上特定的靶点,比如某个特有的基因突变。通过抑制肿瘤生长非常重要的蛋白从而达到“饿死”癌细胞的目的。
副作用表现为也会“饿死”一些正常细胞,产生副作用。
靶向药物起效往往比较快。通常几周,甚至几天就会发现肿瘤缩小,或者肿瘤标志物降低。
判断靶向药物是否起作用,主要通过肿瘤进展即是否体积增大或出现新的肿瘤。
靶向药物起效快,但一段时间后几乎无一例外会出现抗药性,需要换药,极少出现长期存活或治愈。
靶向药物的使用比较“精准”。
免疫药物作用于免疫细胞,激活针对癌细胞的免疫系统,然后去对抗癌细胞。
副作用在于被激活的免疫细胞除了能攻击癌细胞,也能攻击自身的正常细胞,这会产生暂时的“自免疫疾病”,严重的话可能致命。
免疫药物反应通常要慢一些。你要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而间接杀死癌细胞,因此变数比较大。很多患者用了好几个月的药,,甚至一年,也不完全确定到底起作用了没有。但几年后复查癌症却消失了。
免疫药物是否起作用的判断在于区分“假进展”和“真进展”。
免疫药物目前最大问题是有效率不高,仅在10%-20%。但优势在于,如果响应,患者有可能长期受益,甚至被治愈。
免疫药物目前预测疗效还很难。
对于患者而言,药物选择越多越好。关键就是要认清每个药的特性,知道它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