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5年1月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时长:4小时15分钟
整体评价:五颗星,一个很独特的描写角度,讽刺了社会现象和思维的固化。
更多好书推荐,关注“百书千面”
主要内容
这本书成书于1884年,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作者就能对二维、三维、甚至四维世界展开描写,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
书中的主人公是来自二维世界平面国的正方形,这里按边的数量区分等级,夹角越大等级越高,女人都是线段,士兵和体力劳动者是等腰三角形。中产是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边形是乡绅阶级,多边形的夹角接近180度的圆是最高等级,。在二维世界,不能一眼看到图形的全貌,只有迎面而来的线段,国民们靠触摸夹角和边长光线的变化区分等级。正方形向读者们介绍了他们的房屋、社会结构、晋升途径等等。
故事的冲突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球形闯入二维世界向正方形展示了空间国的样貌,期间他们还参观了线段国、点国。离开二维平面的经历让正方形打开了视野,回归正常生活后周围的人却把他当成了疯子。
有收获的几个点
1.我们都被束缚在各自的维度里,成为了偏见的奴隶。作为有三维视觉的人,我们能以上帝的角度看待平面国的傲慢、线段国的暴怒和点国的愚蠢。因为空间结构对于我们来说是常识是天理。然而对于四维世界我们又是什么呢?不过是自大的点国国王罢了。
2.以第三视角审视社会现象。对平面国的批判更容易让人接受。他们限制和欺骗女性、阶级固化、靠渺茫的晋升希望削弱人们的反抗意志,靠制造内部矛盾瓦解人人都有染色权的追求,用形状而不是行为去判定一个人的好坏。作者在最后一章写到正方形试图用创作小说的方式向人们传达三维世界的概念。现实中作者是不是也在借平面国讲空间国的事实呢。从1884年到如今依然可以找到影子。借“我有一个朋友”的方式,更容易被我们接受。
3.真正能对人类造成“降维打击”的,只是愚昧和封闭。正因如此,我们永远不应放弃思考和探索,任何一种“信仰”或“价值观”都不该成为闭目塞听、阻碍思辨的封印。向上而不是向北。
脑洞延伸
正方形如何说服平面国的人相信空间国的存在。写小说不管用,因为小说是虚构的。用几何学论证,平面国的人向他要证据,而在二维世界“神迹”是无法实现的,三维世界的规则在这里无法施展。
那如果把它当成一个遥远的传说呢?就像在《山海经》里的海外仙山,在太阳系外神奇星球,对平面国又有什么影响呢,只要三维空间的人别来捅他们的肚子就行了。在二维世界他们看不见又听不到。
但是为什么圆形阶层、平面国议会要封锁消息呢?开个脑洞想,这说明现在的制度不是万无一失的,所谓的多边不等于多能力,也就承认了平面国的无知。另外由于走不出去,知道的越多是不是恐惧也就越多呢?
无知可怕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知不知道量子力学、懂不懂如何造宇宙飞船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因为身处三维世界就否定了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认为宇宙法则是痴人说梦那便是无知。另一方面如果拿“熵增”“C语言”当高人一等的筹码那便是傲慢。和平面国的错误一样,比别人“多一条边”并不能让你更加高贵。
不固步自封,不妄自菲薄,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受自己的无知,去理解他人的不足。这是我在这本书里学到的。
最近一年工作调整,换个角度看待自己曾经纠结的人与事,多了一些理解和原谅。“向上,而不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