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怎么办?其实,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练,顺应孩子自然生长,在他什么样的年龄去做相应的事情,给他什么样的体验就好,不揠苗助长,也不放任自由生长。
没有人比当父母的更操心自家孩子的社交生活了。至少这么多年来,无数个我接触过的父母都关心孩子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社交困难,以及所遇到的社交困境,也希望能够提供帮助而不是袖手旁观。
各位爸爸妈妈,你也许从来没有把自己作为教练,更谈不上社交技能方面的教练,但是这种思想需要调整。你会发现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教练,甚至可以说,你是自家孩子最完美的教练。如果现在还不是,那么你很快就会成长为这样的教练。
从最早期的充满爱的眼神、爱的抚摸的交流开始,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练。你采用了肢体语言配合表达,你学会了理解孩子的哭泣,并且寻找他不适的来源。你从孩子咿呀学语时起,就尝试跟他互动,观察他的反应,可以说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了一整套社交信号。也许你家孩子的回应方式和你预想的不同,但无论如何,你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他。这就是你担任教练的有利条件。
家长作为教练的另外一个有利条件是:位置,位置,还是位置。因为你时刻都在孩子身边。不管是开车还是上床睡觉,不管是做家务还是做家庭作业,你可以随时观察孩子,因为孩子始终围着你打转。你可以在孩子有心思、有精力的时候,设计一些训练活动,利用可能的机会进行指导,在每次玩耍时随时进行灵活调整。
例如:今天下午源儿放寒假了,惊喜之余又觉无所事事。训练主题: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我抛出一个问题:“下午只有奶奶在家打扫,你做些什么安排?”
“我也要打扫!”
“具体做些什么呢?”
“书柜、玩具。”
“好主意!妈妈帮你写下来:书柜最下面两层,分类整理……”
“嗯,最下面两层都是我的书,分类,写上,按年龄、大小……”
“好,你想得真细致!”……
傍晚,奶奶的手机来电,估计是源儿要汇报“工作”,正上课,没接。
下班回家,验收成果,效果还不错哦!小家伙还自谦:“右边的书还参差不齐呢!”瞧这成语用得精准吧。
夸赞一番:我娃能自己安排时间了,牛啊!源儿乐得小嘴儿都咧到耳朵跟喽!